同心協心來種樹。.jpg

 

文/閻鳳婷

圖/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但若種錯了樹種,蝴蝶依然不現蹤跡。成立於2016年的臺灣山林復育協會,以「植群生態學」為基礎,從臺中大肚山開始,發起臺灣淺山植群復育行動及都會區的生態綠化,2022年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恢復淺山生態 找回生物多樣性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創辦人暨執行長蔡智豪說,山森有低海拔、中海拔及高海拔,淺山是指低海拔區,更精確的說是在500公尺以下。臺灣屬熱帶生態,應該要像亞馬遜河、馬來西亞那樣,擁有繁茂的熱帶森林,但因淺山環境與都會區、工業區及農業區重疊,森林高度破碎化的結果,造成許多原生動植物岌岌可危。

 

蔡智豪說,目前大部份公部門、企業、民間團體種樹,多以經濟造林的方式,清除了植樹區的野生樹苗,再大量種植少數幾種原生樹種,這種作法對生態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他一步解釋,人們把森林破壞掉,又種植許多不是當地的樹種,蝴蝶幼蟲吃的葉子有其專一性,就像蠶寶寶吃桑葉,不會吃榕樹葉,當蝴蝶幼蟲沒有食物吃,蝴蝶當然就消失了,也就是種到後來把蝴蝶「種到看不見」。

 

他強調,臺灣各地低海拔天然森林樹木超過上百種,開花時序交錯,每天都有原生植物在開花,這是野生蜜蜂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這樣的生態系統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孕育而成,人無法用拼湊的方式去重新創造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因此,森林復育須以恢復原來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為目標,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生態觀念,若不以生態的方式去種樹,很多蝴蝶、昆蟲、鳥類、野生動物也會跟著消失。

 

造成反生態種樹亂象的原因,蔡智豪說,臺灣的國民教育缺少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內涵,2021年教育部普查3600多所中小學校園喬木種類,其中52%是外來種,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抽樣調查幾所學校時,將喬木與灌木併計,則校園的外來種植物種類竟高達八成!這情形也出現在各大專院校、社區公園等地,顯示校園環境與課綱、永續發展目標脫節,下一代在成長的過程中,環境價值的建立也跟著脫節。

承載希望的樹苗。.jpg

 

世代接力 種對的樹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理事長張儀婷說,低海拔生物是最豐富多樣性的,但長年從事自然復育與山林教育發現,最後都面臨野生動植物沒有棲地的困境,這樣生物要如何繁衍?很多公園社區都種外來種植物,對當地生態幫助有限,要恢復原始棲地,就要種對的樹。

 

張儀婷說,目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復育的區域包括臺中、彰化、苗栗、花蓮、高雄等,工作內容包括在地植群文獻資料分析、鄰近山區森林生態調查、採種母樹物候紀錄、採種及苗木培育、植樹作業、復育區監測與維護等,並推動校園生態樹島,也就是微森林行動,加入的學校包括福科國中、大墩國中、曉明女中、潭陽國小、立新國小、崇倫國中等,還有多所學校陸續申請加入中,期望透過世代接力,完成淺山植群復育。

 

她表示,復育的過程很辛苦,屬專業度高的體力勞動,從採種育苗、換盆,在適當的時間、主根還很完整時,移種到適當的土地裡,整個時程需三年,協會1113日與兆豐產物保險公司簽訂「高雄淺山天然植群復育在地原生苗木培育計畫」,就是希望贊助計畫能在經費不中斷的情形下,完整的執行。

 

兆豐產物保險公司董事長梁正德說,計畫初期將培育潛在森林原生樹苗,中期選定高雄深水苗圃及高雄都會公園苗圃作為復育基地,長期以推動高雄森林復育及都市生態綠化為目標,這一世代的人類,不應該成為地球資源跨世代的剝奪者。

復育計畫簽約,左右分別為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創辦人蔡智豪、理事長張儀婷,中為兆豐產物保險董事長梁正德。.jpg

(復育計畫簽約,左右分別為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創辦人蔡智豪、理事長張儀婷,中為兆豐產物保險董事長梁正德。)

 

種樹不夠 還要減碳

 

蔡智豪說,臺灣每人每年排碳量約12公噸,1公頃的闊葉林每年碳吸存約2.2公噸,如此算來,每人需復育5.5公頃的森林才夠抵銷碳排放,臺灣2300萬人需在12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種上滿滿的樹才夠扺銷,但臺灣總面積才3.6萬平方公里,所以,減碳除了種樹,最重要的是從用電、交通、飲食、工業製程等全面思考,如果沒有用心減碳,又用錯誤的方式大規模種樹,碳中和沒有解決,還摧毀了森林的生物多樣性。

 

今年52歲的蔡智豪說,植群復育至少要五十年以上,一般政治人物無法做出這麼長遠的決策,加上政黨輪替及預算排擠的影響,若只仰賴政府資源,隨時可能中斷而功虧一簣,這個這工作必需從民間開始,政府看到民間動起來才會跟進,目標如果能達成,則此生無憾,沒有白來!

 

~刊於中報雜誌202457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閻鳳婷 的頭像
    閻鳳婷

    閻鳳婷文字工作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