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閻鳳婷
圖/中山醫大、國美館提供
臺灣每30分鐘即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並以每年2萬人確診速度不斷增長,面對巨大的社會成本與照護資源需求,醫療和社區緊密合作刻不容緩,中山醫學大學暨附設醫院今年五月與國立臺灣美術館簽署「失智友善人才培育與照護處方合作備忘錄」,提供失智症照護非藥物治療的另一選項,也讓患者家屬獲得心靈上的紓壓。
生活處方簽 友善失智
中山附醫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副院長郭慈安說,失智症並非老年人口專屬疾病,40歲不到也有可能得到,目前統計,65歲以上罹病者約3.4%,70歲以上約7.1%,85歲以上約21.9%,90歲以上則超過三分之一,約36.9%,造成的原因很多,除了腦部病變、退化與萎縮之外,外傷、壓力、過度飲酒等因素也有關係,且教育程度越高者,更難被外界發現症狀。
郭慈安說,國際的文獻顯示不是所有藥物對失智者都有效,因此歐美國家倡議藥物與非藥物最好同時進行,藝術治療便是非藥物的選項之一,國外很多學者甚至認為,創作不會因年齡而退化,反而是高齡時期用來活躍老化的最好媒介。
她指出,國美館有許多與台灣過去有關的藝術品,符合失智長者的生命時代,之前眷村街道展,就有位長者說「很像我家」,這種新場域氛圍的刺激與提醒,會讓腦部有點緊張,產生激素,刺激小細胞激增生,有助失智者的認知促進,當其情緒穩定,照護者也比較輕鬆。
中山醫大暨附設醫院因而與國立美術館產學合作,推動「生活處方簽」概念,每兩個月舉辦一次「友智藝同」失智症家庭守護活動,讓中山附醫失智共照中心服務的失智症家庭,在專業導覽員和中山醫大學生的協助下,於國美館享受藝術人文導覽的同時,還希望有提升家庭關係增能的機會。
國美館館長陳貺怡表示,「有智藝同」活動,希望促進社會對失智症的認知,破除對失智症的誤解和污名化,讓失智症家庭都能享有與一般民眾同等的藝文近用權、社會參與權,及美好的生活品質。
藝術療癒 溫馨感人
呂浩禾從事室內設計工作,也是臺中市社會局潭子身心障礙社服中心的志工,90歲的父親為中重度阿茲海默症,他回憶帶父親至國美館參觀的過程,感動不已。
呂伯伯聽力不好,被醫師判定有失語症,說話含混不清,在國美館的專業燈光佈展下,加上戴著導覽耳機聽得比較清楚,在一幅荷花圖前面,竟開口說:「這幅畫會動吔!」專業導覽員一聽,便引導的問:「畫裡有含苞待放的,也有盛開的,還有蓮藕,我喜歡盛開的,好漂亮,您喜歡哪一朵?」呂伯伯回答:「我喜歡含苞的,因為盛開的就快要死了。」
呂浩禾當下非常激動,他知道父親了解生老病死,也清楚自己生命像快凋零的那朵,但被身體禁錮的心,依舊想活下去!
第二幅看的是有群狼狗,向同一方向作勢撲去,呂伯伯說:「有壞人來了。」導覽員問:「您以前養過狗嗎?」呂伯伯說:「我養的那隻是寵物。」呂浩禾驚訝父親那天為何那麼愛說話,覺得「父親應該沒有忘了我和那隻雪瑞那!」因長期照護互動僵硬了所引發的愧疚感,瞬間釋放。
呂浩禾說,外籍看護曾和父親一起參與捏陶活動,互動中,看護了解到父親的惡意不是真的,而是失智狀況導致,這些活動的後續發酵,父親一開始是中重度,目前已有進步,後來和外籍看護相處更像一家人,還常問:「你什麼時候再帶我去看那兩幅畫?」
郭慈安說,回憶可以和過去生命經驗連結,專注之下眼神會發亮,加上引導給予正向肯定與共鳴,把失智者的情感引出來,當天的照顧就會比較穩定。
失智共照中心 提供免費資源
中山附醫於2017年成立臺中市第一家失智共照中心,為失智症個案與家屬提供全人、全隊、全家的長期關懷與照護,包括各科免費專業諮詢、失智症訓練與活動等,基於失智症的照護負荷量大,還提供家屬情緒支持與資源連結,郭慈安說,因為診斷時間與藥物適應的關係,往往家屬會放棄,但是前三年的統計顯示,有來共照中心的個案,平均多維持18個月的醫院回診,也因此可以得到許多照護的諮詢與資源。
針對外籍看護,郭慈安表示,台灣有三萬多名逃逸外籍看護,其中86%為照顧失智症患者,常莫名其妙失智者被懷疑偷東西或下毒,在印尼,偷東西可能被判死刑,令看護感到害怕與委屈。共照中心的家庭守護系列,讓看護學習照顧技巧,並了解失智症的症狀表現,現場三國語言同步翻譯,從看護的眼神和表情變化,就知他們終於了解被照顧的阿公阿嬤「為什麼會這樣了。」
除了共照中心,郭慈安說,在當時中山附醫院長、現任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的支持下,學校還開設了失智症照顧課程,第一年就有47個學生來修課,其中18個學生家有失智者,後來就帶著這一批批的學生做失智倡議,今年底會有失智健走、做聖誕卡等活動,一學期下來共20幾場。中山附醫現任院長蔡明哲也將失智共照中心列為醫院發展的重點,明年還會用科技做好玩又強度夠的活動。
如何預防失智?郭慈安說,運動、腦動、互動可以預防、延緩,而飲食、生活規律、勿過度飲酒、勿太過壓抑,也是重要項目,中高齡交新朋友不容易,體力衰了可種種花,說話也是很好的方式,最重要的是社會友善、沒有歧視、不封閉,對失智者將會是最好的治療。
刊於中報雜誌2024年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