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閻鳳婷  圖/許璧翎

 

世界最簡化,也最大化的就是「一」,而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難表現、駕馭。喜歡玩紙、玩色的許璧翎,透過手工切割、染色、編織,在色域、色面、色變空間關係中,重建單一線型,展現視覺與觸覺的不同維度之美,多元與新銳的創作,榮獲2020《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不僅如此,她還跨界至藝術糕餅製作,把藝術、哲學、美食發揮得圓融天成,在業界有「美女畫家」之稱。

騎重機的美女畫家許璧翎.jpg

彩色憧憬 父親啟蒙

許璧翎家中經營成衣配料、布料生意,在香港設有貿易公司,幼小時,常隨父親至化工廠實驗室,父親用藥劑丸丟入水中,出現各種鮮艷的色彩,魔幻的變化讓她驚訝不已,啟蒙了她對顏色的濃厚興趣。

 

畢業於香港大一設計學院油畫組、美國富特赫斯州立大學,許璧翎之後陸續增能,就讀東海大學美術學院碩士學分班、中國廣州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代藝術與理論研究碩士,目前為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生,以美學、藝術哲學為研究方向,現為自由藝術家、獨立策展人。

 

她在成為專職藝術工作者前,是一名成功的商業人士,常至各地看貨、驗布,但心中一直有著藝術夢,便在事業高峰期,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投入藝術懷抱。

 

棄商從藝 享受創作

 

從商界轉換跑道,需極大勇氣與決心,家人看到她的執著,也逐漸從反對轉向支持,而她也迎來了初試啼聲的滿堂彩,就讀東海碩士學分班時,有業者在校看到她展品,當下力邀她舉辦畫展,未料作品大賣,銷售率高達九成,這個佳績卻令她高興不起來。

 

當代哲學家丹托曾經提出「藝術終結」理論,也就是當藝術的可能性已經窮盡,卻缺乏進一步革命性創新,也無發展方向時,藝術史將無以為繼,藝術也就終結了。

 

許璧翎說,以往創作是興趣和熱忱,但當作品進入市場時,就不僅是個人因素,希望收藏家拿到手上的創作是有藝術的理想深度和高度,便在畫展結束後停手,花了四年時間各處旅遊,去國外看美術館,尋找新的方向。

在東海碩士學分班時,許璧翎就曾構思許多創作方案,沈潛多年後,開始實現初心,2011年起,陸續推出「線、織、築、圓宇宙」系列作品,用手工切割線條,運用不同佈局和堆疊,讓單一線條展現出特有的空間感,有時似海洋,有時似草原,有時則像風在飄,有的如個體迷宮,讓觀者從視覺的瞬間反應,達到內心的沈澱和平靜。

 

線的創作看似簡單,卻很費工,從一條線的穿插到不斷重複與加疊,體現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理和感動。她說,世界最簡化,也最大化的就是「一」,讓複合媒材與東西方文化和諧共處、共生互補、不分彼此,呈現多維幻象新秩序,是一個美的創作過程,個人則在切割及編織中,把自己也融入創作裡,與作品對話。

許璧翎作品.jpg

企業贊助  如虎添翼

 

以往創作採用宣紙及帆布,許璧翎說,宣紙時日久了會長黃斑,難以克服,後來代理杜邦公司「泰維克紙」的普續企業,希望尋找除了商品化以外,也能在藝術等其他領域使用泰維克紙的可能性,看了媒體報導,四年前透過友人介紹,找上許璧翎。

泰維克紙材質是高密度聚乙烯,具重量輕、抗撕、防水、抗菌、防霉的特性,杜邦公司五十五年前開始研發,可用於製作防護衣。當獲得此材料時,許璧翎非常興奮,放在房間裡,每晚睡前摸一摸,思考如何進一步使用,半年後,才開始進行創作。

她用美工刀將韌度高、抗撕的泰維克紙裁切成許多細線,經顏色浸染、上色,再編織成半立體和立體的「炫線」,為此用壞了許多美工刀,也耗費不少染色的擦拭布,2021年五月,在台北B&P空間推出「炫線」創作,結合燈光、音效、香氣及AR虛擬實境展出,顛覆觀者的視聽和嗅覺,令人驚艷不已,成功將泰維克紙帶入藝術領域。

許璧翎製作的蛋糕.jpg

藝術美食 兩大興趣

 

許璧翎不僅在藝術創作上成績亮眼,也跨界參與建築競圖,2018角逐「浪漫台三線石崗圖書館及周邊環境創意變身亮點」競圖,獲得首獎。

在一群人當中,許璧翎一直是充滿陽光、散發溫暖的那一位,開朗熱情,多年前和閨蜜一同考上重機駕照,「騎重機的美女畫家」幾乎已成為她的代名詞。她也喜歡自己製作糕餅,強調吃的自然健康,因此在原料使用上,也看出她的執著,充滿藝術的外觀,讓拿到手的朋友歡喜不已,都說她可以跨界成為糕餅達人了。

~刊於中報雜誌2022年6月41期

 

許璧翎中報圖文檔.jpg

arrow
arrow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