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拾穗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畢卓盜酒.jpg  

齊白石這幅「畢卓盜酒」圖,2013年北京春拍以800萬人民幣落槌,一改他縱奇、豪放的筆觸,展現質樸之風,令我欣賞的,是他題的這句詩:「宰相歸田,囊底無錢,寧肯為盜,不肯傷廉。」

 

意思指一個宰相官,一生清廉,退休後,依舊兩袖清風,但因太喜歡喝酒了,怎麼辦?只好偷酒,寧可背負偷盜罪名,也不願在任上貪污受賄。

 

而且他偷喝了之後,也沒有跑掉,喝得醉倒瓮上,等人來抓。

 

這聽起來好像很不合常理,但仔細想一下,齊白石的詩,隱寓了更深的一層道理,的確有意思!

 

其實,歷史上真的有畢卓這號人物,其真實身份,河南新蔡人,豪放任性,不拘小節,晉元帝太興末年為吏部郎,因飲酒而廢職。

 

白石老人改編了歷史典故,把一個吏部郎升為宰相,把因飲酒廢職,轉成清廉卸任,再以「寧肯為盜,不肯傷廉」,來突顯官場上的貪污無恥,相較之下,畢卓退休後因貪杯盜酒,反而可愛多了。

 

現在官場,不論在不在任上,只要有影響力,家裡面的酒可能都櫃滿為患,退休後,也不用盜酒了。

 

 

圖片來源:網路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會死,屋會敗,樹會繼續活著,說故事給後人聽。

 

台灣目前有個護樹團體聯盟,保護老樹不遺餘力,對濫砍樹以求經濟開發效益的案子,更是特別關注,予以撻伐。暇時讀汪精衛「雙照樓詩詞藁」,發現汪有首詩與樹有關,特整理其原委供大家欣賞,也算替保護老樹聊表心力。

 

汪精衛當年北京入獄時,牢房門正好對著一棵明代忠臣楊椒山手植的榆樹,汪有一首詩,記錄了對這棵樹的情感,反映了他對椒山先生的仰思,我也從這首詩,瞭解了楊椒山的忠烈故事。

 

楊繼盛,號椒山,明代諫臣,性剛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彈劾嚴嵩下獄,受盡酷刑,有人送其蚺蛇膽以解血毒被拒,他說:「椒山自有膽,何蚺蛇為?」後於獄中自行割下爛肉三觔,斷筋二條。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初一,楊椒山被處決,棄屍於市,臨刑前詩曰:「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其妻自縊殉夫。

 

楊椒山忠魂烈膽,後來流傳許多他在獄中的故事,其中之一,就是他在獄時,逢春便植一樹,且曰:「我生則榆死,我死則榆生。」結果他之前植的都沒活,嘉靖三十四年春植的那棵活了,楊果於是年十月受刑。

 

這棵樹在楊椒山死後日益茂盛,相傳樹有神怪,從明至清,無人敢伐。

 

汪精衛七、八歲時,便被教以手鈔楊椒山獄中家書讀誦,自小受其精神感召,後弱冠在北京刑部獄中,與楊椒山手植榆樹日夕相對,也聽獄吏說了許多有關這棵樹的傳說,睹樹思人,作了一首「詠楊椒山先生手所植榆樹」詩:

 

樹猶如此況生平,動我蒼茫思古情。千里不堪聞路哭,一鳴豈為令人驚。

疏陰落落無蟠節,枯葉蕭蕭有恨聲。寥寂階前坐相對,南枝留得夕陽明。

 

這首詩收錄在汪精衛「雙照樓詩詞藁」的「小休集」裡,汪夢川為其詩作註,引述曼召「南社詩話」,謂汪此首詩已被當時人所傳頌,並敘欲伐此樹者的遭遇:

 

「清康熙時,有管獄郎中某,惡其占隙地,命伐去之,有諫者,不聽,斧斤已具,而家人來報,其封翁已中風死矣,踉蹌捨去。嘉慶時,又一管獄郎中某,惡樹枝拂瓦,命伐去其枝,不數日,乘驢車出門,輪蹶於道,蹩其左足,大懼,扶病至樹下,泥首以懺,由是相誡不敢有不軌之志矣。」

 

民國元年,王寵惠(字亮疇)擔任袁世凱政府司法總長,將興改獄舍,汪精衛告以勿毀此樹,以存甘棠之愛;民國六年,汪精衛再至北京,獄舍已剷平,此樹巍然獨存,以鐵欄保護,汪拾取地上枯枝以為紀念,這段枯枝,曼召在十三年秋天,還於汪精衛的書舍中見過。

 

汪精衛對楊椒山的情感很深,汪喜書法,蒐得楊椒山手書時,欣喜若狂,展覽再三,追憶前事,作了一首「題楊椒山先生手書詩卷」,此詩收錄在「雙照樓詩詞藁」的「補遺」中:

 

纏綿忠愛何時畢,萬劫難灰一寸心。化作松筠庵畔月,孤光長照後來人。

 

一棵樹、一首詩、兩位歷史人物,情感串了幾百年,我在老同學特別從大陸替我帶回的「雙照樓詩詞藁」中神遊,相信這個故事還會繼續傳下去。

 

 

楊繼盛書法.jpg   

圖來自網路:楊椒山「絕筆聯」及書法~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楊繼盛書法2.jpg   

圖來自網路:楊椒山詩「自況」及書法~飲酒讀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到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雁.jpg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

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鴻雁北歸還,帶上我的思念,歌聲遠,琴聲顫,草原上春意暖。 

鴻雁向蒼天,天空有多遙遠,酒喝乾,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

 

這是一首描寫蒙古草原之歌「鴻雁」,看著天空飛翔的大雁,讓人不禁對家鄉產生深深的思念。

 

大雁在中國古代詩歌中,除了代表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以外,還代表了男女婚聘的意義,詩經「匏有苦葉」:「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意思是女子聽到大雁在空中鳴叫,聲音和諧,太陽升起來,又是新的一天開始了。有哪個男的想要來娶我啊!得趁著河水還沒有結凍前,趕快來,時光是不等人的啊!

 

裴溥言在「詩經~先民的歌唱」一書中,提到古時男子娶妻,是用大雁做禮物,因大雁是愛情專一的鳥,其中一隻死去,另一隻就不會再找其他的配偶,這也就是此詩中,女子聽到雁鳴而想男士來娶她的原因。

 

大雁是愛情專一的鳥,雙雙對對,如果因此把牠射下來做娶妻的禮物,剩下的那一隻豈不可憐?

 

後來我在一本中醫書上看到了另一種解釋,提到中國古代男士到女家求親,如果帶著大雁,必會受到女家親人的歡喜,除了肉質來源以外,還有一點是,要射下大雁,必需要有好眼力與好臂力,這表示男方身體強健。

 

讀書最大的樂趣,就是在不同的地方,發現了不同的說法,而這個說法,能帶來掩卷後的驚喜!

 

圖片來源:網路

 

請您聆賞:「鴻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68qhgJ_kU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汪精衛1.jpg  

 

 

汪精衛書法2.jpg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初讀汪精衛詩,便感其心魂應非大奸之人,隨電腦資訊普及,片片斷斷蒐到不少這方面資料,直到看了余英時對汪精衛「雙照樓詩詞藁」所作序文,從其詩及歷史資料來談汪精衛,頓覺雲霾漸開,一吐塊磊!

 

余英時是國際知名史學家,亦為舊詩詞愛好者,因而對汪在日本侵華之時,與日共謀建立政權一事,有極大的探索興趣,誠如他在序中所言,「因此幾十年來,凡是有關汪晚年活動的記述,特別是新出現的史料,我大致都曾過目」,冀找出合情合理的歷史解釋。

 

此篇序文萬餘字,所舉史料甚多,經整理其重點如下:

 

l  當時主和並非只有汪一人,包括孔祥熙、張群、陳寅恪、胡適等,都傾向和談,黨內主和者「咸以如此打下去,非為中國打,實為俄打;非為國民黨打,實為共產黨打」。

 

l  以當時情勢審度,中國科技遠落日本之後,全面戰爭一定導致亡國,所以保全華南、徐圖恢復,改戰為和,雖暫受委屈,卻可阻止日本取得全面「軍事勝利」,隨之而來的一連串可怕後果便可避免,即「敵人軍事勝利後,將控制我之經濟與財政,以中國人之錢養中國之兵以殺中國之人」。

 

l  初期汪是以秘密方式向蔣及國民黨領導階層提出改戰為和,後廣州、武漢相繼陷落,軍事上已呈崩潰之勢,蔣依舊關閉與日直接談和的大門,汪才決定親自出面和日本進行另一輪的秘密交涉,至此被冠上漢奸之名,走進歷史悲劇。

 

余英時指出,和或戰,不過是一個民族在危機關頭如何救亡圖存的兩種不同手段,都出於愛國動機,汪明知「與虎謀皮」,仍堅「忍痛為之」,這正是汪晚年心理長期陷於愁苦狀態的根源所在。

 

我第一次接觸汪精衛的詩,是「中國近代史」老師在黑板上所寫的「被逮口占」,這是他在清宣統二年刺殺攝政王載灃失敗被捕,在北京獄中所做:

 

啣石成癡絕,滄波萬理愁。孤飛終不倦,羞與海鷗浮。

 

姹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燐光不滅,夜夜照燕台。

 

詩中道盡他想如精衛鳥,啣西山石以填東海的志向,終究一場空,但他仍從容赴死,毫不畏懼,後被判終身監禁,辛亥革命成功,才被釋放,有人稱他有「烈士情結」或「精衛情結」,才會在最後選擇與日和談。

 

獨行那計千夫指,自汙拚蒙萬世羞」,攤開歷史,很多烈士都是殺身成仁,名留青史,受人讚許,但汪選擇的這條路,卻是往身上抹屎的臭名,加以局勢非其所能掌控,前無可進、後無可退,心中抑鬱非常人能擔。

 

替「雙照樓詩詞藁」作註的汪夢川教授,在看了汪精衛的詩後,深感其「強烈之犧牲情結」及「民胞物與之志意」,且認為「古云詩如其人,欲知汪精衛詩,請自讀其詩始」,他感而成詩數首,茲鈔錄如下,很能替已不能說話的汪精衛,表達心中抑鬱之情:

 

忍死書生志待酬,欲當滄海止橫流,獨行那計千夫指,自汙拚蒙萬世羞。

請入泥犁曾未悔,翻成公敵亦何尤。鐵肩疲憊應歸息,泉下精魂願小休。

 

神州鼎沸忍無聞?恥作高談袖手人。棄位捐名原磊落,求仁得怨總辛酸。

死生自望分薪釜,成敗誰令比岳秦。肝膽昆侖雙國士,瀏陽地下許為鄰。

 

茫茫青史幾英雄?半是欺天半是空。入土難辭人論罪,登基盡可自居功。

後生休望真情白,末日惟期上帝公,掩卷無言心欲死,樓頭且看夕陽紅。

 

汪精衛有一首「朝中措」,為其「重九日登北極閣,讀元遺山詞『故國江山如畫,醉來忘卻興亡』,悲不絕於心,亦作一首」,余英時認為這可能為汪的詞中絕筆:

 

城樓百尺倚空蒼,雁背正低翔。滿地蕭蕭落葉,黃花留住斜陽。

闌干拍徧,心頭塊壘,眼底風光。為問青山綠水,能禁幾度興亡?

 

汪古體詩造諧極高,有人認為不應以其為漢奸,否定其詩的藝術價值;也有人認為漢奸之文無可稱道,說他「巨奸為憂國語,熱中人作冰雪文」;余英時則認為「詩言志」,汪詩是「我手寫我心」,藝術造境是真,情感也是真,絕非心口不一之作。

 

汪死後葬在南京中山陵旁梅花山上,對日戰爭勝利後,墓被蔣命人以炸藥炸開、焚屍、揚灰,史料記載,墓中無陪葬物,身上搜出一紙,上書「魂兮歸來」,為其妻陳璧君所書,倒真應了他的詩~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燐光不滅,夜夜照燕台。

 

汪投日是為國忍辱負重、苦心自吞的翻案史料,近幾年越來越多,有關他的評價也一直兩極,他生前也早預料到「後生休望真情白,末日惟期上帝公」,我從一些長輩及朋友的口中得知,當年南京的老百姓,是非常感念汪的。

 

 

 

圖為汪精衛及其書法,圖片來源:網路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作者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描寫書中主角艾迪死後,才明白原來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為了和某人相遇,因緣會合,完成一趟共同的旅程,彼此間看似沒有關連的人與事,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最後他了知原來看似毫無成就的一生,其實充滿了價值與愛。

 

艾迪在一座海邊遊樂園,擔任設施安全維修工,他其實一輩子都不想在這工作,卻因父親死亡,為了家計,他不得不接替父親的工作,再加上他參戰傷了腿,不得已留在遊樂園,直到他在一場公安意外中,為了救一位小女孩而喪命。

 

艾迪靈魂脫離了肉體,在天堂分別遇到與他生命息息相關的五個人。

 

第一個是在遊樂園擔任「奇人異事」表演的的藍膚人,艾迪小時候玩球,球不小心跑到馬路上,為了撿球,艾迪突然冒出來,使得藍膚人猛踩煞車、車子打滑,撞到一輛停在路旁的卡車車尾才停住,結果艾迪沒事,藍膚人卻因此喪命。

 

在天堂遇見的第一個人,教導艾迪,每個人彼此間都有關連,所有的生命都是互相交錯的,藍膚人死了,但艾迪活了,那些看似無關的陌生人,在上帝的大家庭中,早晚都會相遇,都是自己的家人。

 

第二個在天堂遇到的是艾迪在菲律賓作戰的小隊長,他在緊急時刻,為了不讓艾迪衝入火場救人,開槍射傷了艾迪的腿,艾迪雖然失了一條腿,但留住了生命,小隊長也完成了要保住全員生命、絕不丟下任何一人的承諾。

 

最後小隊長在撤退時,誤踩地雷被炸飛,使得後面的同袍得以保全,他教導艾迪什麼是犧牲,有時你犧牲了某樣珍貴的東西,並不代表真正的失去了,而是把它傳給另一個人。

 

艾迪想到小隊長犧牲的是生命,與自己在腿傷後的不便相比,原本的怒氣被慚愧取代,他伸出了小隊長一直在等待「原諒」的手。

 

在天堂遇見的第三個人,是遊樂園的創始人妻子露比,她告訴艾迪,他的父親是個對朋友忠誠的人,為了救朋友掉到海裡,後來得了肺炎死掉,讓艾迪明白嚴厲對待自己的父親,其實是個好人,心中應放下憤怒與仇恨,否則仇恨會像刀一樣傷害自己。

 

在天堂遇見的第四個人,是艾迪的妻子瑪格麗特,她開車到賽馬場找賭馬的艾迪回家,途中遇到一群小伙子在天橋上玩往橋下丟酒瓶的意外,酒瓶砸在她的擋風玻璃上,車子撞向分隔島,艾迪失去了這輩子唯一愛過的女人。

 

死亡其實並不是失去,瑪格麗特告訴艾迪,失去的愛仍是愛,只不過換成記憶的形式,它會因你的灌溉而繼續擁有,人生總會結束,但愛沒有終點。

 

在天堂遇見的第五個人搭拉,是艾迪在戰場撤退時,因燒掉敵人的糧倉,而誤傷躲在糧倉內的小女孩,當時在熊熊烈火中,艾迪看到有人影在其中,想奔進去救,結果被小隊長一槍打中腿而無法完成。

 

搭拉讓艾迪明白,自己原本以為一文不值、一事無成、甚至不應該活著的一生,竟然非常有價值,他是個遊樂設施安全維修員,他每天巡場,做著簡單平凡的工作,預防意外發生,那一大群孩子的歡笑,和妻子對她同甘共苦的愛,是他一生最大的價值。

 

作者最後提到:「每一個人都會對另一個人造成影響,另一個人又對其他人造成影響,這整個世界充滿了故事,然而所有的故事共同串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如果人死後,才能明白一些事情,為什麼在世時,不先了知一些道理,放下執著,活得自在些呢!多多關愛身邊的人,那是多麼深的緣份哪!感謝推荐我看、又送我這本書的ST。

 

圖片來源:大塊文化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周夢蝶.jpg  

 

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字面意思是:因為我在思考,所以證明了這個在思考的「我」是存在的,為什麼?因為我在「思考」。

我比較喜歡用反向的方式來推論此句。

佛家及道家所說的「空性」觀念極為相似,希望人們能像剝洋蔥般,層層把自己的「我執」給剝了,剝到最後,你希望能看到什麼,對吧?對不起,什麼都沒有,於是你繼續剝。

這就好像打開禮物包裝一般,每個人都想知道裡面是什麼,不同的是:禮物有不同的包裝方式,以及每個人拆包裝的方法。

包裝拆解後,最後能見知的,就是沒有執著的「我」,甚至連「我」,是都不存在的。

「我思,故我在」。如果我沒有「思」,那麼那個沒有思的「我」,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

莊周夢蝶,醒來後悠悠忽忽的,不知自己夢中的那個蝶才是真實的自己,還是真實的世界中,那個莊周其實是在做夢。因為他不我執,所以他可以是蝶,也可以是莊周,可以醒著,也可以在夢中,沒有界線。

姓盧的書生,鑽進枕中,經歷了一串榮華富貴的人生,一覺醒來,灶火炊著,黃米飯還沒熟咧!了悟汲汲追求的,到後來不過如此,拖著病體,還得向皇帝上奏請求歸鄉。

盧姓書生因有我執,想這想那,後了悟一切,面對真實的自我,人生因而快適許多。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因為有「我執」,所以處處證明「我在」,如果沒有「我執」,就不會有偏私,也就沒有「我」的存在,竟與物化,不亦快哉!

 

圖片來源:網路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午餐錢大計畫.jpg  

 

 

 

這種事件如果發生在台灣的小學,結果可能會不一樣。

 

老二向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安德魯.克萊門斯的「午餐錢大計畫」,每個人在書中擷取的重點不同,老大覺得學生、老師、校長與學區委員會辯論的內容非常精采,老二從中學到製作漫畫書的方式,我則體認引導式教育的重要。

 

這學期,老二的國語課本裡,收錄了美國作家安德魯.克萊門斯的一篇文章,老二看了很感興趣,便到圖書館裡借了這位作家的其他著作來看,「午餐錢大計畫」描述一位小男生葛雷,不好吃懶做,從幼稚園開始,就整理家中的資源回收賣錢,後來替鄰居鏟雪、打掃地下室、賣檸檬汁等,一點一滴累積自己的財富。

 

葛雷很有理財觀念,後來在學校因為買午餐缺錢,向同學借,發現幾乎每個人身上多少都會帶著25分錢,如果把全校學生加起來,一天就有好多個25分錢在校園流動。

 

他眼睛開始亮起來,做生意的頭腦轉啊轉的,想個辨法,把這個大錢庫裡的錢都賺到自己口袋裡,當然,他後來被叫到校長室~

 

這本書的變化,在葛雷後來不但幫忙死對頭「毛拉」製作精美的漫畫書,還想到用合法的方式,讓社區委員會通過學生製作的漫畫書能在學校販售,而他,因為自己觀念的改變,與老師的支持鼓勵,從原本的自私自利,變成會替別人著想的小小企業家。

 

有生意頭腦的孩子,更要善加引導。

 

葛雷能夠成功,除了他的理財頭腦外,更可貴的是他一試再試、絕不放棄的心,這可從他製作漫畫小書的過程中看出,喜歡畫畫的老二,對這個步驟及細膩的描寫有很濃的興趣,老大則喜看邏輯性強的說理與對話,我則看到一位可愛的小朋友,在為自己的理想打拚時,校長與老師是如何的破天荒給予支持,而非一味禁止,最後有了皆大歡喜的完美結局。

 

感謝老二借了這本書回來,嚷著要我一起看,老大則不由分說,自己拿去一下就看完了,我們三個人還為此討論了一番。

 

延伸閱讀有時比正課內容還更精采,不僅訓練孩子主動吸取課外知識的習慣,也讓孩子無形中,學到更多的生活智慧,值得鼓勵。

 

 

圖片來源:遠流出版社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鳥.jpg  

 

恐龍為什麼會在地球上滅絕?鳥類為什麼被認為是恐龍演化而來?許多恐龍知識,我們從多數的報導只能一窺大概,如果您想進入恐龍內心,與牠們一起經歷行星撞地球、侏儸紀大黑暗這兩場浩劫,感受遠古生命的起起落落,請打開沈石溪的小說「龍鳥」。

 

今年寒假,為了減少孩子掛在電腦前的時間,我買了許多大陸知名動物作家沈石溪的作品給孩子看,我先從他得獎的作品開始閱讀,「龍鳥」這本書沒有獲獎紀錄,但精采度卻不輸其他作品,把我對恐龍的疑惑、斷層的知識,全部有了連結,好像一部壯闊史詩在眼前展開,甚至,自己也置身恐龍群中。

 

故事從「澄」與「岫」兩隻恐龍開始,分別演化成強大與弱小兩支族系,生命是很微妙的,強大未必永遠都凌盛,弱小未必永遠都受欺,強大一族後來為什麼滅絕,弱小一族為什麼在天空成為鳥類的始祖,都有深刻的描寫。

 

沈石溪在書裡,強調了生命演化的能量~愛,在非常時期,生命要渡過難關,靠的就是愛,如果沒有了愛,生命就會枯萎死亡。

 

因此之故,澄的後代因著愛與相互扶持,渡過了幽暗陰冷的侏儸紀大黑暗,飛向天空;岫的後代則因殘暴自私,在失去太陽的百日內,各自孤冷的走向死亡。

 

一直到今天,為什麼樹營性鳥類比起其他種類的動物,聲音更清脆嘹亮、具表達能力?為什麼鶵鳥離巢學飛的第一次,老鳥會飛前跳後的殷殷叮嚀?鳥類為什麼一見到太陽出來,就興奮的吱喳叫?這都與那一百天沒有太陽溫暖的侏儸紀大黑暗有關。

 

書中情節環環相扣,令人讚嘆,如果能拍成動畫,一定不輸任何目前已知的相關作品,還更精采!

 

我先看完這本書,大力推荐給先生和孩子看,他們看後也同樣讚賞,老大得意的說:「媽和我看書的品味竟然如此相同!」一向喜看繪本的老二,也紮紮實實的看了兩本沈石溪的作品,看來,我們家可自組一個讀書會了。

 

圖片來源:聯經出版社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age.php.jpg

 

放寒假了,我在最後一堂晨光閱讀課上,向小朋友介紹了聯經出版、大陸知名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的作品「再被狐狸騙一次」及「殘狼灰滿」,故事內容和小朋友以往看的書不同,將大大震撼他們的心靈。

 

晨光閱讀時,教到一篇潘臺成的「木樁」,文中描述馬戲團裡的小象,因為調皮,從小被繩子綁在木樁上,一直到大,當力氣足以拔起木樁時,牠都不敢去移動木樁,這是因為被以前的觀念束縛所致。

 

因為這篇文章,我另外介紹了「再被狐狸騙一次」書中的一篇故事「誘雉受馴記」和小朋友分享,內容是作者當年在西雙版納插隊落戶時的經驗。

 

夏洛山盛產肉質細膩肥美的松雉,是當地人餐桌上的野味珍品,價格很好,捕捉松雉是一項利潤很紅的副業,但生性機警的松雉,生活在與人一般高的草叢中,待在密不透風的灌木林裡,不輕易出來,很難捕捉。

 

當地人因此發明了誘捕的方法,也就是將一隻雄松雉訓練成誘子,用牠身上的氣味和叫聲,引誘雌雉現身,或藉此激怒雄松雉出來決鬥。

 

訓練誘雉的方法,沈石溪描寫得令人不忍卒睹,手段殘忍,有經驗的老手對小誘雉恩威並施,弄得誘雉從小到大都不敢造次,就算沒有任何綁束,都徹底喪失了對自由的追求。

 

我順帶介紹了另一篇「誘雉之死」,作者後來在誘捕過程中,親眼見到訓練出來的誘雉,對同類做出比魔鬼還可怕的事,沈石溪心口涼到底,一槍轟掉能為自己賺錢的「小銀行」。

 

我一邊說故事,一邊觀察小朋友的表情,看他們每個人眼中充滿驚異,就知這是個可以讓他們另類思考的書。

 

「再被狐狸騙一次」裡面共有十篇動物小說,與其說是寫動物,不如說是把人與動物的生命做一種更高層次的靈性交流,人與動物間的深情、鬥智、生死之搏,細膩深刻,看後心中澎湃不已。

 

image.jpg   

 

另一本「殘狼灰滿」,描述一隻跛了兩條右腿的狼酋灰滿,如何靠著狼群中,階級最低的母賤狼黃鼬,以蹲下身子的姿勢雪中送炭,讓他以殘肢勾在黃鼬軟肋上,練就出雙狼合體、分擊進攻的本領,最後重回狼酋之位,可謂身殘志堅的奮鬥史。

 

灰滿後來放棄了對黑珍珠的迷戀,選擇對他不離不棄的黃鼬,最後在小狼出生前,他為了自己的名譽、為了減輕黃鼬的負擔,決定犧牲自己,抱著悲壯的心情,和公原羚纏鬥,雙雙墜落深淵,在狼族永遠留下強者的形象。

 

這其中描寫狼族的階級之分、狡詐的生存競爭、呼嘯成群的團結精神,以及多起戰術戰略的運用,讓人對狼這種動物有了更深的認識,狼族血統總是那麼具有爆發力,這讓我想起了另一本書「野性的呼喚」。

 

沈石溪對灰滿的內心有很細緻的刻劃,衝突感強烈,因為他不是寫人,是寫狼,所以下筆毫不留情,有人認為有些地方寫得太殘忍、血淋淋的,對少年起不了淨化作用,但沈石溪說得好。

 

他認為,「青少年在成人社會的大門口窺探,很快就會躋身成人社會,在這人生的轉折關頭,他們需要也應該知道什麼才是生活的真實,一味淨化心靈的結果,只能是不適應社會生活。因此,讓他們展示既有鮮花又有垃圾的社會現實,向他們坦露既有光明又有黑暗的靈魂世界,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大有裨益的,這也是文學最基本最核心的教育功能。」

 

這也是我為什麼向小朋友推荐上述兩本書的目的。

 

圖片來源:聯經出版社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jpg

圖片來源:網路 



上週晨光閱讀,我和小朋友有約,這一堂要講如何訓練腦力,我引用了成大航太系教授鄭育能的書「正確的讀書方法及考試密技」部分內容和小朋友分享,強調慈悲與智慧如同鳥的雙翼,在提昇智慧的同時,不要忽略了慈悲的力量。

 

鄭教授這本書主要提的是「正確的讀書方法」,至於「考試密技」幾個字是接受朋友建議,希望藉此引起學子的注意才加上去的,所以這本書實際要強調的,是福慧雙修的重要,而不是如何考試得高分。

 

書中提到,頭腦有阿爾法、貝他、加瑪三種波,當身心在沈穩狀態時,是阿爾法波主導腦部的訊號,平常在貝他波狀態,焦慮狀態屬加瑪波。研究發現,讓頭腦常處於阿爾法波主導腦部狀態,會開發不可思議的能力。

 

所以,要達到好的學習能力,絕對不是像小朋友之前誤解的,用打電玩的方試,而是讓腦子處在阿爾法波主導的狀態,也就是身心平衡的狀態,此時腦波沒有被干擾,無論是搜尋資料、比對資料,或做歸納整理的速度都會非常快,在此狀態下,當腦的功能不足時,很容易啟動腦中尚未用到的部位功能,讓腦力進化。

 

為了讓常處於阿爾法波狀態,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要有安詳的心靈及穩定的心情,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這可讓腦部自然容易的進入阿爾法波狀態。

 

如果喜歡聽音樂,也需有所選擇。美國曾針對大學生做過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平常喜歡聽巴洛時期古典音樂的學生,平均表現最佳,這類似巴哈的音樂,節奏單調,聲調的抑揚頓挫幅度小;喜聽一般古典音樂者次之;喜喧鬧吵雜音樂者,表現較差。

 

這再一次證明,亢奮的電玩刺激不能讓腦子處在阿爾法波狀態,反而隨時處在加瑪波狀態,而且孩子打電玩,一次多長達二、三小時才過癮,有的甚至更久,腦子混亂的加瑪波要回到平穩的阿爾法波狀態,得花更長時間,嚴重影響腦力。

 

作者強調,每個人的腦子在做資訊處理時,這個判別系統要清澈無瑕,通常要在身心安詳狀態下,才有可能實現,要做到這點,除了身心放鬆外,還需要道德及慈悲心都維持在高標準以上,才能隨時有聰明睿智的表現,慈悲對開發智慧,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少年時捨其不能有

壯年時捨其不當有

老年時捨其不必有

除了慈悲與智慧

萬物皆可捨

 

孩子們,除了分數,希望你們懂得我這一堂課的用心。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蛙.jpg

 

圖片來源:網路 


這學期,我帶小學五年級的晨光閱讀,教他們如何欣賞文章詩詞,並從中吸收一些道理,至於閱讀測驗的答案哪個才對,我並不重視,因為有許多題目和答案令人搖頭,不過,這本書選讀的一些文章,倒是不錯。

 

最近上了一篇「煮青蛙的試驗」文章,大意是美國某著名大學做了個試驗,把活青蛙扔進煮沸的水裡,這青蛙接近水面時,立刻躍起生還 。半小時後,把這隻青蛙再丟進放滿冷水的大鍋裡,用小火慢慢煮,青蛙在水中怡然的游來游去,渾然不知死之將至,等水溫加熱到一定程度,青蛙意識到危險時,已全身無力,葬身鍋底。

 

我和小朋友講完這篇文章後,順便給了個提醒:「在座同學,有沒有人喜歡打電玩啊?」

 

一說到這,幾位小朋友眼睛亮了起來,興奮的說了一些我聽也沒聽過的遊戲名稱。

 

等他們安靜下來,我說:「你們知不知道,整天打電玩的人,就好像用冷水煮青蛙一樣,受到嚴重的傷害而不自知!」我接著向他們說以前我看過的一篇報導。

 

有人研究,為什麼耗在電玩遊戲上的人會無法自拔,因為遊戲的亢奮會刺激腦中的多巴胺,腦會發出指令,對這種亢奮刺激的需求就越來越多,最後上了癮,好像吸毒一樣,不打電玩就不快活,終至沈陷其中。

 

有小朋友說:「打電玩可以訓練反應吔!」

 

唉!孩子就是孩子,如果沒有教授正確的知識,他們常常對某些東西誤解。

 

我告訴他們,看書比看電腦,更能訓練腦的反應,因為書是和人雙向溝通,你用眼看字或圖的同時,腦子會反射一些看過後的思考,電玩則是單向溝通,它給你什麼,你照單全收,快速連續的刺激下,你根本還來不及反應,就要準備接收下一個刺激。

 

長此以往,孩子不容易靜下心來,過動、燥慮,甚至記憶力減退,更別說近視的問題了。除了這些,還有不少在電腦前猝死的案例,長期不活動筋骨,血脈、氣脈不通,熬夜傷身,又處於興奮狀態,簡直就是拿命開玩笑,這,不就像在冷水鍋裡游泳的青蛙嗎!

 

下了課,我走出教室,到洗手台洗去手上的粉筆灰,有位同學追出來問:「我一直以為打電玩可以訓練腦力,只要時間不長,應該不會像剛才說的那樣吧?」

 

呵呵!孩子就是孩子。

 

我問了他的名字,和他說:「好,下一堂晨光課,就針對你這個疑問,我會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訓練腦力的方法。」

 

在回答他這句話的同時,我已知道要從哪一本書中,取什麼部分和孩子分享了,我不僅要鼓勵孩子們多讀書,還希望他們同時懂得做人的道理。

 

為了下一堂課,我要好好準備資料了。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收到高中同學寄來的生日賀卡,祝我天天快樂,因為人過中年,多快樂一天就多賺一天。我才猛然驚覺,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過了中年,就要開始倒數日子囉!

 

加上最近看「增廣昔時賢文」,裡面提到「月到十五光明滿,人到中年萬事休」,指凡事達到頂峰,一切都會往反方向轉變,有物極必反之意,我開始思考,中高齡,真是如此嗎?

 

如果人生到了中年,萬事皆休,太悲觀了;應像成熟飽滿的稻穗,以更圓融、更智慧的態度面對人生。

 

所以,應是人到中年萬事修,萬事都要修養、修福、修鍊。

 

人生七十才開始,中年要學的事還很多,看看周遭的長者,臉上的皺紋、瞳中的眼神,微顫的雙手、蹣跚的步履…有很深的智慧藏在裡面。

 

就像書本,年輕時,「易經」、「老子」誰看得透,如果沒有經歷過,現在怎會有如此痛快的領會!

 

人到中年萬事修,不亦快哉!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阿基師.jpg  

圖片來源:網路~周書羽


餐飲界有位學歷不高的大廚阿基師,手藝我沒嚐過,他的言論倒是令我折服。

 

塑化劑毒害全台的新聞出現時,阿基師曾公開表示,這種東西若非念過書、有高學歷的人,誰做得出來,他因此覺得,當年沒念什麼書,還真是對的!

 

這番話,讓我想起紮根教育永續會一本與大眾結緣的小書「開顯生命的無盡藏─幸福快樂的源頭活水」中,有段令我感動的文字:

 

一位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當上了美國一所中學的校長。每當新教師來校報到,他都會交給新教師一封信。信上寫著:「親愛的老師,我是集中營的生還者,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當見到的情景:

 

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

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生毒死。

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

婦女和嬰兒被受過高中或大學教育的人們槍殺。

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為具有品行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應當被利用於製造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變態狂、受過高等教育的屠夫。

 

只有在能使我們的孩子具有善良的品行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

 

阿基師看到年輕一輩在製作食物時浪費食材,會開罵,在招聘人員時,強調腳步不可輕浮,眼神必需專注,這點,真是懂得孟子識人之道。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說:「看一個人好懷,沒有比看他的眼神更明白清楚了;人的眼神無法掩藏他的惡念。心中正直,其眼神必明亮;心中不正,則眼神混濁不明。聽一個人說的話,再看看他的眼神,這個人是好、是壞,還能藏到哪兒去呢?」

 

阿基師強調,做菜要像做人一樣,他憑著自己的堅持與努力,如今已是餐飲界一代宗師,其言論與觀念,值得年輕人好好學習。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老大的國文課本內,收錄了一篇沈復的「閒情記趣」,提到他兒時多麼的具有想像力及觀察力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烟,使其沖烟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于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吐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定神,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我小時住鄉下,童年玩樂的記憶與沈復很類似,在草叢裡找小蟲,看螞蟻下雨前如何搬家、到田裡挖荸薺、灌蟋蟀、把泥土塑成蛇、欣賞蝸牛爬過的痕跡…,那時沒有電視、電腦、手機。

 

童年的記憶中,夜空有長長寬寬的銀河,星子很亮,晚飯後散步,母親會指北斗星的位置給我們看。

 

和同學在家附近空地玩,天空有滿滿的蜻蜓,花間的蜜蜂、蝴蝶常繞身邊。夏天到了,樹上的蟬鳴叫到太陽都火紅紅的烈了起來;暑假在家午覺,總覺滿耳的蟬聲吵死了,一覺醒來,還是叫得那麼高亢。

 

那時的目力真好,帶著竿子黏一黏,就可抓到幾隻,又黑又壯,還有一種綠綠的,個頭比較小;把蟬翻過來看腹部,看牠鼓鼓的叫著,樹幹上還經常撿到蟬脫下來的殼,聽大人說,這是一種中藥。

 

現在的孩子目力沒這麼好,從小打電腦、玩手機,到哪都低著頭玩手上的遊戲,曾有一篇研究報導指出,這就好像吃毒一樣,不玩就無法消癮頭,長期如此,心神煥散,無法專心,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和人說話時,眼神無法定住,近視更是提早上門。

 

大人也好不到哪去,四十多歲才會有的老花眼,七老八十才會有的白內障,現在都提早報到。

 

我兩個孩子,一個國一,一個小五,兩人都沒有手機,我和先生的手機也都沒有下載任何遊戲,以防他們樂此不疲、愛不釋手。偶而電腦讓他們使用,都有時間控制。有時回外婆家,鼓勵兩個孩子陪大舅爬山,看看山上的小蟲與植物,學學沈復的觀察力與想像力,目前他倆都沒有近視

 

 

人體是一個小自然,與大自然相互連繫,生命力才會旺盛,現在許多孩子在虛擬世界中迷失了童年,遺忘了真實世界,做父母的是不是該負起最大的責任?

 

看看沈復的童年,想想現在的孩子,我們給了他們什麼樣自以為是的好東西!趕快改,還來得及,就怕不改,一路錯下去。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