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是指孔子在釣魚的時候,不用魚網,只用釣竿,一次只釣一條魚;射鳥的時候,也不會射在巢內孵蛋的鳥,為的是讓生物有時間復育,不要趕盡殺絕。

 

孟子也有相同的看法,在向梁惠王提出如何讓百姓豐衣足食的王道時,他說:「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意思是不要在農民耕種的時間,役使他們從事別的勞務,就有吃不完的米糧;不要用太細密的魚網捕撈,就有吃不完的水產;在適當的時令到山裡砍柴,就會有用不完的材木。

 

日本人愛吃魚,世界有名,更出名的是愛吃鯨豚,世界保育組織一再呼籲不要捕殺鯨豚,日本人卻提出「我不吃鯨豚,你也不要吃牛肉」的回應,令人心寒,日本人如果讀論語,就不會濫捕鯨豚,留下保育惡名!

 

我也愛吃海魚,但這幾年發現,攤子上的魚越來越小隻,小到不忍吃牠,不僅怪罪捕魚者這麼小的魚也抓,甚至覺得自己也是共犯結構,早晚改吃素。

 

日本地震引發海嘯,接著產生核爆輻射危機,我在想,日本人大概會好一陣子不敢吃自己海域內的魚,這樣也好,讓那些魚兒逐漸在海裡復育,就算有輻射污染,從另一角度來看,可能也是件好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