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jpg

 

為什科學看不到全貌

因只有一半的真相

當所有防疫都是業務銷售

人性的弱點

怎算得清貧富與生死的數學

看丑角登台

演示有錢人與你的差距不只是錢時

絲毫未覺

劈他們的雷正在路上

為捍衛零錯誤的基因社會

老子不打疫苗

用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

期待樂園復歸         

把人生活成一本藝術的故事

因不幸福就對不起自己

祝升格外公的老同學

在翻讀中國經典童話時

耳順之年

更剔透的解開生命之謎

 

~老同學愛閱讀

用他推荐的十餘本書名組成小詩

圖片來自同學臉書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閻鳳婷

 

曾在豐原懸壺濟世多年的林政夫,許多政商名人找他算命,他強調先學做人才能學佛,因孝是做人的基本,點出簡單卻重要的生命哲理,為浮動的人心與紛亂的世道,提供一席清涼語。

林政夫3.jpg

 

慎終追遠 永懷親恩

 

今年79歲的林政夫為家中長子,下有有五個弟弟、三個妹妹,目前家族共有五名醫師,八、九名藥師,他本身為中醫。在還未施行健保的時代,林政夫便常和醫師父親替貧病患者義診施藥,在祖母、母親、父親先後生病時,更親侍湯藥、照顧飲食起居二十多年,樹立孝悌傳家的典範,民國92年獲全國大孝獎。

 

林政夫說,揚名聲、顯父母是孝,照顧生病的父母也是孝,但孝不應建立在父母生病的痛苦上,應提前細心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比如很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經常忘了吃藥,甚至觀念錯誤,認為血壓一時正常就不再用藥,忽略了降血壓藥的重點不是「把血壓降下來」,而是「預防血壓突然飆高」,避免中風。

 

他強調,不管再忙再累,如果每天早上都能親自把藥及一杯水送到父母面前,侍奉他們服用,只需花一分鐘,就可避免因一時疏忽,導致後來的中風、洗腎。

 

此外,父母如有高血壓、高血糖等病症,家人還需在食材及烹飪技巧上有所學習,了解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提早控制病情,節省醫療資源,換句話說,應注意而未注意,可用心而不用心,在父母倒下後,以照顧他們來成就自己的孝,實乃大不孝。

 

林政夫在父親過世後,和弟妹們在住家空地上興建了「德林報恩堂」,珍藏了父母當年結婚時所穿的衣服和皮鞋,並保存父親行醫45年、服務社會的得獎事蹟,包括當選全國模範父親、十大傑出親職教育模範、傑出金婚孝悌楷模、全國慈善家庭慈光獎等,供後代子孫緬懷、學習。

 

林政夫曾隨台中蓮社已故的李炳南老師研習佛法及論語,他說,學人才能學佛,學佛之人一心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要以孝為基本,孝順是累積福報最好的方法,孝悌天賜福,一個人有孝順父母的觀念,這個人便可做朋友。

林政夫2.jpg

 

神求不來 一切照因果辦事

 

林政夫還參與社會公益,擔任台中、新竹、南投地方法院榮譽觀護人,及新竹少年監獄榮譽教誨師,助失足青少年改過向善。他也是中國洪門聯合總會榮譽會長,許多政商名人找他算命,對於改名、改運、挑車牌號碼等做法,他也自有一番見解。

 

他舉例,一般人都避諱「4」這個數字,如果老板給你月薪44元萬元及38萬元兩種,你要哪一個?又舉例,兄弟二人分房產,一棟房子有四層樓,另一棟是三層樓,你挑哪一棟?強調凡事不用過度迷信,也別想著不勞而獲,因為「神是求不來的,無法用金錢交換,一切都是照因果辦事情。」

 

有的人學歷高,但卻替學歷不高的老板工作,心中或有不平衡,他認為,不妨轉念一想,「我有讀書的命,他有當老老闆的命」,又好比賺錢多的人吃鮑魚、龍蝦,賺錢少的吃青菜、豆腐一樣能飽,金錢數目不能改,但生活方式可以改,心念一轉,想得開、放得下,這才是「改運」。

 

因此,有些命,他不敢算、不願算,也不能算。

 

「正直無私謂之神」,在向神佛祈求時,不要只求自己如何如何,若是心量大,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因自己也是眾生之一,自然也在福庇之中。林政夫說,一瞬間起了慈悲心即是菩薩,你以為是菩薩保佑你,其實是你保佑了你自己,有的人業報雖重,卻能輕輕的解開,也就是所謂的「重報輕受」。

 

若感嘆人來這一世真苦,林政夫說「業若不重,不來娑婆」,成仙成佛都要靠人身,人身難得,遇到不順的事,不用太在意,因為福禍相依,惡報非惡,善報非善,順境無法讓人修行,逆境反而能讓人有所覺悟而走上修行之路,心境苦,則萬般皆苦,只有突破自己,才是光榮勝利的贏家。

林政夫1.jpg

 

分享人生感悟 散播正能量

 

林政夫之前替病患把脈問診,解除身體的疼痛,現已不看診的他,改用文字方式,每日在臉書和LINE上分享人生感悟,散播正能量,連續五年多,從未間斷,內容短小,字字珠璣,發人深省,例如:

 

「有才不足傲,有德才可貴,有財不足恃,有功才可敬。做善心事不能少我一個,做缺德事不能多我一個。說話不考慮,等於射擊不瞄準。人生有些事是可以懂一輩子的,但人生也有些事要一輩子去懂的。」

 

「一個知命的人,逆來順受,力爭上游要給人啟發;一個發心的人,信心十足,自立立人,要給人平安。經驗就像一盞昏暗的燈,只照亮提著它的人;回憶之所以叫回憶,是因為不會再擁有。目中無人,不是撞到別人,就是會被別人撞倒。樂觀的人,永遠為自己比下有餘而慶幸;悲觀的人,永遠為自己比上不足而遺憾。」

 

「人情只能靠一下子,實力才能靠一輩子。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這世上您唯一需要超越的人,是昨天的自己,人只要有鬥志,不怕沒戰場,人生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濘的路上,只有千錘百煉,才能成為好鋼。」

 

「世上有兩件有價值的事,第一件是自己好好的活著,第二件是幫助更多人活著。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遠是個觀衆,平台再好,自己不參與,永遠是局外人,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動,只能看到別人成功。人生沒有捷徑,只有努力才會收獲,努力勤奮才能美夢成真。」

 

疫情亂世 淨心平安

 

面對新冠疫情,平時該如何注意養生保健?林政夫建議素食是疫苗,既救了自己,也救了地球,還強調要有信仰,信仰不是迷信,如果對金剛經或心經不甚了解,沒關係,可以只唸「阿彌陀佛」聖號,這四字功德殊勝,唸到心誠不亂,並觀想阿彌陀佛現在眼前,讓佛光罩著自己,觀想力量大,可以治病。

 

對於身體已有疾病,無法正常運動的人,林政夫建議,如果不懂氣功,可做李鳳山先生推廣的平甩功,動作雖然簡單,但在蹲下、起身的同時,對身體很有好處,每天做,做到流汗,重要的是能持之以恆。

 

儒家經典《論語》,有許多為人處世的原則及為官施政的道理,其中所提孝道,更具多方啟發性,可惜現今社會及教育現場已輕視忽略,林政夫簡單淺白的娓娓道來,希望大家了解做人的基本,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社會也就不會這麼亂了。

刊於中報雜誌2021年10月第36期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閻鳳婷

 

為提高新冠疫苗覆蓋率,政府在年底給39類場所工作人員兩條路,不是打完兩劑疫苗,就是要每週提供快篩證明,否則就禁止工作,看似施防疫鐵腕,卻一再暴露政策的荒腔走板。

 

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口罩被政府徵用,小老百姓不畏風雨、大排長龍限購的場面,很多人記憶猶新,為了延長使用壽命,包括配口罩套、搭內襯,拿電鍋蒸,新三天、舊三天、吹吹晾晾又三天,想方設法的珍惜得之不易的資源。

 

盼到疫苗終於問市,眼看許多國家都在施打,政府卻以對岸施壓致採購受阻為由,將所有希望寄予尚在孵化的高端疫苗,結果,中國要送疫苗不接受,民間企業團體要買也推拖拉,小老百姓急如熱火,政府卻從容不迫的對他國送來自己不打的疫苗感恩戴德。

 

後出現3加11疫情破口,充滿臺灣價值的高端疫苗英雄登場,吸引不少效忠的手臂,不料被美國一棒敲出原形,打高端者需再追打兩劑國際認證的疫苗才可入境,當初強調高端多麼精彩輝煌的人,鼻子一定長得好長。

 

如今政府以「提高新冠疫苗覆蓋率」為由,用「不打疫苗就禁止工作」為手段,企圖快速消化大批即將過期的疫苗,讓過日子已相當不易的小老百姓雪上加霜,政府不是一直在努力創造就業機會嗎?用此作法是嫌失業率不夠高嗎?

 

中華民國防疫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曾提醒民眾,注意有無打到過期疫苗,試問,連預約施打的疫苗廠牌都會在不事先告知下被更換,會不會被打到過期疫苗,自會引發大眾疑慮。

 

許多疫苗覆蓋率高的國家,疫情反撲更嚴重,而對打疫苗出問題的個案,政府又多指與個人健康因素有關,加上病毒一再變種,疫苗研發腳步跟本追不上,政府應尊重民眾不打疫苗的意願,更不應逼迫員工在工作和疫苗間做選擇。

                                                                             

台灣的小老百姓乖乖戴口罩防疫,不願、也不敢打不成熟的疫苗,如果有發明測謊的快篩試劑供政客們天天捅鼻子,或許小老百姓的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刊於中報雜誌2021年12月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9 Tue 2021 06:33
  • 遣懷

 

偶來人間幾度秋

幸有詩茶解清愁

小橋頭

水彎流

一坎一漥隨境走

 

我伴笛聲少年遊

三弄梅花香自幽

滿江紅

風雲湧

安得機緣書劍酬

 

年來夜半常思度

心底何事尚淹留

風滿袖

影微佝

月籠輕紗過簷樓

 

閻鳳婷2021.10.15

圖:網路

小橋流水.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劑疫苗買渺渺

送給寶寶做管銷

核食對正口

萊豬配軍購

高端吹出時新調

小寶寶

一劑一劑削爆了

小寶寶

臨床認證靠你了

唉!了~~

2021.6.25

圖:徐悲鴻《簫聲》

0RTYe9mkQbo.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遠方用屍體燃起地獄的火焰

無戰事的境域

請勿引爆這條火線

日益嚴峻的旱象

防守破功的疫情

早就不堪的經濟

能活著已不容易

 

處末法時代

如此悲慟

那入定的尊者

還在等待

讓有容的大肚和真誠的笑口

取代黑心政客的鬼胎和嘴臉

心中四字祈願

小康 大同

 

圖文:閻鳳婷 2021.5.12

 

177977145_3987042874723169_1153592903239577731_n.jpg

178924571_3987042491389874_4147453640774799182_n.jpg

179038463_3987043348056455_8572644975492252312_n.jpg

179748002_3987043188056471_806264141241948279_n.jpg

179993793_3987042138056576_8853008550118180965_n.jpg

180712926_3987043621389761_4795027807321807605_n.jpg

179440312_3987042014723255_2104068588543093789_n.jpg

179504404_3987043498056440_7059878753776155299_n.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森永春音.png

森永夏雷.pn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官文武,行至波羅蜜多園時,照見果實碩壯,外銷皆空,替農度一切苦厄。捨利遲!銷中破局,投美無路,南進不成,轉國家隊,一人日啖十八斤,日復一日。捨利遲!此諸法皆空相,不生仇中,不滅定單;不垢武漢,不禁疫苗;不增口砲,不減福德。是故,不種波羅,無諸多無明,無掃把抗敵之意,無補助砍價觸法。無波羅,乃至無波羅界,無波羅,亦無波羅盡,乃至無蓮霧,亦無蓮霧盡,無芒果釋迦道,無銷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農民砸鍋。因滯銷波羅蜜多故,心有罣礙,有罣礙故,因生恐怖,終日顛倒夢想,究竟鎖國。三世諸公,因外銷波羅蜜多堵,得面如波羅三秒三步踢。故知:全民吃波羅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吃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接引接引,波羅接引,波羅誰接引,全民旺來訶。

圖文:閻鳳婷2021.3.6

91725.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熙攘擠排 機心用盡

無非為利而來

五音五色 飛影雜沓

不覺聾盲禍至

無求心自寬 有容境乃大

一溪奔萬壑 終歇後庭花

 

圖文:閻鳳婷2021.3.2

雕塑:李光裕《丘壑》

91528.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閻鳳婷

「生命是一種品嚐,在虛實、動靜、有無之間譜成樂章。」雕塑家李光裕少時從唐朝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覓得創作養份,體悟生命始於雄渾,終於流動,在涓細中收尾,不畏死亡,無有成敗,念頭一轉,又是生生不息,成了他創作中國水墨卷軸系列作品「四季」最佳註腳。

91005.jpg

李光裕作品「四季」。(閻鳳婷攝)

舞蹈與雕塑對話

 

西川淑敏舞踊知家即日起至5月31日舉辦「霍剛.李光裕雙個展」,首度發表李光裕中國水墨卷軸系列的大型屏風雕塑「四季」,呈現荷花、荷葉及蓮蓬的榮枯變化,如詩如歌亦如禪,為此檔展覽的重點作品,2月21日邀請李光裕及其在北藝大的高徒楊北辰一同舉辦講座,和與會來賓分享創作心境。

 

李光裕在欣賞西川淑敏團隊1月16日開幕茶會以「四季」為主題的經典舞蹈後,讚賞舞者在轉折拿捏、動靜快慢之間,竟然和雕塑作品氣韻一致,帶出他學生時代校運跳高以169公分破大會紀錄,秉此絕佳彈力與性別的稀有性,曾有段被鼓勵習芭蕾舞的趣事,後因出國才中斷。

 

李光裕早期曾習書法水墨,後以深厚的西方雕塑技法為基底,結合東方美學的意境,再積累接觸藏傳佛教,及一山一水又一坡的人生經歷後,作品呈現生命不同層次的感悟。「四季」雕塑初起於生命的渾厚豐美,至冬季採用大量的鏤空與留白,蕭颯淒涼,但下方卻有隻豐腴的青蛙棲在枯萎的荷葉上。

91006.jpg

李光裕作品「四季」局部。(閻鳳婷攝)

 

他認為,四季更替有如佛法裡的「成住壞空」與「息增懷誅」,而「誅法」有如世間的救命丹,解構後才有新現象發生,因而在萬物凋零中,蛙要胖胖的才好過冬,才能穩定的安身立命,迎接冬去春來。

 

西川淑敏團隊的「四季」之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展演春、夏、秋三季後,舞者穿過時光迴廊,幻化了冬季的冷冽,當主舞者再度出現時,並沒有接續展演冬季的凋零,而是直接進入再一次的春暖花開,氣韻生動,令人歡欣愉悅。

91003.jpg

李光裕(左)與楊北辰。(閻鳳婷攝)

師生情憶當年

 

師承李光裕的楊北辰,目前擔任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專任副教授,相當感謝老師至今仍持續不斷的給予關愛和提點,且教法很特別,憶及當年課堂上李光裕一進教室,不講雕塑,也不談人體解剖,只帶了張唱片「流浪者之歌」放給大家聽,還掏了數百元買零食和大家一起分享聊音樂,相當快樂。

 

楊北辰表示,老師常說「藝術是不可教的」,就像舞蹈一樣,音樂一放,勇敢扭動跳下去就對了,在現今新課綱的框架中,這種教法似已不太可能。

 

李光裕授課沒有固定的大綱,就連自己寫的札記看起來也是天天在變,且他不喜讀大塊頭的書,所以年少時在文字不多的《二十四詩品》中覓得創作養份;後喜《心經》,一字一句,每年讀來都有不同感受,至今常覺自己「越來越沒有什麼」,還會半夜打電話給楊北辰,訴說「我以前教的藝術是錯的!」藝術果真無框架。

 

玲瓏剔透的餘音

這樣的體悟,如李光裕自己所稱:「藝術家處在不同層次,有不同的生命動向,在大幻化網與實際之間,在中陰身與潛意識中,自己審判自己,不畏死亡、無有成敗、保持流動的譜成樂章。」

 

他對四季生命的感悟與期待,也猶如《牡丹亭》裡所說「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當長日將盡,繁華已落,每日上床與鞋履相別時,心中還能盪漾些許?

 

前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童元方稱許李光裕是詩人雕塑家,現場分享自己在李光裕作品中體會到的詩詞之美,如「留得枯荷聽雨聲」,有留白,有餘音,簡單又寓意豐厚,玲瓏剔透的觀照未完的生命,令人留連忘返。

91004.jpg

前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童元方。(閻鳳婷攝)

90993.jpg

因緣相聚。(閻鳳婷攝)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