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23 Wed 2011 08:32
  • 思婦

中秋夜

月圓溜

妾的郎君戍邊頭

 

中秋後

月如鉤

郎的妾如月消瘦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常邀茶聊是非

也少吃飯逛大街

有時數月無音訊

甚至經年未謀面

只要有事

一通電話

就在你身邊

全年無休

二十四小時不打烊

我是你的便利商店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是指孔子在釣魚的時候,不用魚網,只用釣竿,一次只釣一條魚;射鳥的時候,也不會射在巢內孵蛋的鳥,為的是讓生物有時間復育,不要趕盡殺絕。

 

孟子也有相同的看法,在向梁惠王提出如何讓百姓豐衣足食的王道時,他說:「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意思是不要在農民耕種的時間,役使他們從事別的勞務,就有吃不完的米糧;不要用太細密的魚網捕撈,就有吃不完的水產;在適當的時令到山裡砍柴,就會有用不完的材木。

 

日本人愛吃魚,世界有名,更出名的是愛吃鯨豚,世界保育組織一再呼籲不要捕殺鯨豚,日本人卻提出「我不吃鯨豚,你也不要吃牛肉」的回應,令人心寒,日本人如果讀論語,就不會濫捕鯨豚,留下保育惡名!

 

我也愛吃海魚,但這幾年發現,攤子上的魚越來越小隻,小到不忍吃牠,不僅怪罪捕魚者這麼小的魚也抓,甚至覺得自己也是共犯結構,早晚改吃素。

 

日本地震引發海嘯,接著產生核爆輻射危機,我在想,日本人大概會好一陣子不敢吃自己海域內的魚,這樣也好,讓那些魚兒逐漸在海裡復育,就算有輻射污染,從另一角度來看,可能也是件好事。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問我,孔子不是說「君子不器」,不要像器皿一樣,只有一種用途,為什麼又反過來稱讚子貢是個像瑚璉一樣的「器」?

 

這兩個「器」是不一樣的意思,「君子不器」也有兩種解釋。

 

大學教我左傳的老師,是一位退休的資深媒體人,我同時選修了他開的新聞編輯與採訪這門課,有一天老師問大家,當一位新聞記者,必需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同學此起彼落的說,要有好體力、好文筆、敏銳的觀察力、外語能力、專業知識、國際觀、吃苦耐勞、打死不退、憂國憂民的胸懷等。

 

老師給的答案是「以上皆是,而且條件越多越好」。因為媒體人會面對不同的新聞事件,有突發,也有延續性的,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及最快速的處理,隨時考驗一個記者的能耐,如果沒有三兩三,如何上梁山。

 

這堂課,令我印象深刻。

 

也就是說,做一個君子人,不要像器皿一樣,只有一定的用途,比方杯子只能拿來喝水,筷子只能用來夾菜,牙刷只能拿來刷牙。必需是杯子也能拿來種花,筷子也可用來做彈橡皮筋的玩具,至於牙刷,可以用來清潔難以處理的細縫。這是「君子不器」一般的說法,也就是君子要有全才之德、通才之能。

 

「君子不器」還有另一種解釋,即君子處世,當有不可奪之志,不要像器皿一樣,任人招之即拿來用,揮之則抓來扔,孔子說過「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就是這個意思。

 

至於孔子稱讚子貢「汝器也」,這裡的「器」,不是指器皿,而是指器用之材、有用之材,是個在宗廟祭祀時,像盛黍稷的瑚璉一樣,如此可堪重用的大才。

 

這樣的解釋,或可解開部分人心中的疑惑。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