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閻鳳婷

圖/龔昶元

 

當政府高官把四維八德當成是路名時,內政部立案的玄門真宗」則致力於學校和企業界推廣「仁、義、禮、智、信」-五常德的理念,為了推動國小品德教育的扎根計畫,邀請臺中市五位博士級國小校長編寫相關課程綱要,祈願在人間留一盞燈,重振品德教育。

陳桂興教尊(右三)、龔昶元(右二)、 張家麟(右一)教授及教友們攝於玄門山。.png

陳桂興教尊(右三)、龔昶元(右二)、 張家麟(右一)教授及教友們攝於玄門山。

 

關聖帝君的大願

 

玄門真宗全名「中華玉線玄門真宗教會」,由陳桂興教尊於1994年創立,信奉關聖帝君為教主,除推廣宗教利眾事務外,也致力參與教育及慈善事業,為了讓組織更加健全,走得更遠更廣,在真理大學宗教系主任張家麟輔導下,2004年成為臺灣第26個獲內政部核准立案的宗教,目前除位於玄門山的總教區外,全臺共有五個分院道場,另設立關聖帝君恩主護道會,總會轄下有14個護道分會,共同推展恩主的教義及理念;並委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兼任教授龔昶元擔任顧問,將宗教教門與扶鸞文化導入現代品牌行銷。

 

龔昶元說,宗教的扶鸞文化有傳播神明意旨、勸善、宣教、為信眾開示的社會教化功能,玄門真宗經聖鸞指示,一百多年前關聖帝君被五教教主共同推舉為「玉皇大天尊」證登「玄靈高上帝」。關聖帝君本著救贖的誓願,為引渡眾生,找回累世的門徒而成立圓融國度,其中明確的中心思想就是以五常德為經典教義,又鑑於品格教育在台灣逐漸凋零式微,便指示以五常德為要,來推廣品德文化。

 

為了推廣五常德,玄門真宗曾邀請真理大學、銘傳大學、政治大學、逢甲大學、靜宜大學等學者,與宗教界代表召開多次論壇,也分別與國立勤益大學及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合作辦理三屆的五常德學術論壇,廣邀中部縣市一百多位國中小校長與會參與,並請臺中市太平區太平國小校長湯正茂、霧峰區四德國小校長陳世穎、西屯區大仁國小校長劉美芬、霧峰區光正國小校長阮志偉、霧峰區峰谷國小校長錢得龍,分別就仁義禮智信編寫五常德課綱,在校內進行推廣,並舉辦各項五常德的藝文競賽,包括經營和諧圓滿家庭的親子彩繪燈籠比賽、講古比賽、寫生比賽、意象作品等。

 

避免落入被稱「八股」的窠臼,龔昶元說,五常德課綱打破刻板印象,融入現代的生活方式,帶領學生從最基本的日常來認識品德教育,內容類似早期的「國民生活需知」、「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其中「仁」是追求法喜的身體健康,「義」是創造通達的人際關係,「禮」是經營和諧的圓滿家庭,「智」是建立利益眾生的事業,「信」則是實現精勤的人生理想。

 

龔昶元表示,國小五常德全人教育的推廣不占用正課時間,平時選用假日、晨光或課後輔導時段,寒暑假則以營隊方式呈現,六人即可成班,不外聘師資,由校內老師自由加入,為了感謝參與老師的熱誠,玄門真宗贊助鐘點費,希望五常德扎根校園,增進學童良好品學,奠基幸福人生,營造祥和社會,未來還計畫推出繪本教材,更加親近學生。

 

為了鼓勵經濟困難孩童在生活學習之路能順利平安、擁抱希望,玄門真宗這幾年還推出關懷弱勢學童「精勤保庇箱」計畫,箱內裝白米、餅乾等食品,及日常用品、文具等,還有醫療保健包,內容物約值1500元,保庇箱經關聖帝君加持,但不帶有任何宗門標籤,可當置物收納使用,原則上全校各班每班一名,已於彰化縣及南投縣推廣,其它縣市也有很多學校參與詢問。

 

找回失落的良善

 

ESG認證目前被視為評估一家企業是否能永續經營,及是否值得投資的重要指標,包括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龔昶元說,企業如果有社會責任的觀念,社會秩序就更趨穩固,玄門真宗三年前曾請勤益科大舉辦企業生活實踐論壇,結合哲學與學術推廣五常德,接觸的以中小企業為主,顯見企業主也希望體質能更好、經營長久。

 

龔昶元說,玄門真宗不排斥任何的宗教,曾與真佛宗、天主教、統一教等許多宗教及宮廟,針對理論體系與宗教修行進行交流,去年12月還邀請大陸多個信奉關聖帝君的團體來臺,他們對玄門真宗推展五常德教育都深表肯定。

 

玄門真宗強調「聖凡雙修」、「三命圓融」的修行,強調今生須完成天命、本命、祖命的任務而達到「三世因果一世清」的目標,而做人的第一步就是要報父母恩,第一個修行法要就是做一個篤定的自己,除了認真、踏實、努力以外,還要在內心建立信仰、願景及虔誠的祈禱。

 

四維八德雖在教改下式微凋零,但相信人性本善,點亮其心中潛藏的美好,讓每個孩童長大後,都能成為良好的世界公民,擁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胸懷,消除貪婪與兵燹,朝生命圓融、世界大同的目標邁進,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玄門真宗中報檔.jpg

刊於中報雜誌202346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詩,故我在

我故,詩仍在

詩者如斯夫

心無罣礙

閻鳳婷2023.3.2

圖:白君堯

沈思佛.jpg

感謝老同學相贈,心如雜絮時, 一望即安伏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啤酒花之戀.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閻鳳婷

圖/吳志林、盧安藝術提供

 

18歲離開山東老家,現落腳埔里的孫少英,今年92歲,他隨身攜帶紙筆,畫遍台灣各景點,數量之多,無人能及,並出版多本畫冊,2021年榮獲南投縣玉山美術貢獻獎。

 

戰亂離鄉 一心續學

 

孫少英原就讀青島李村師範,父母戰亂中離世,哥哥派小兵急忙找到他,混在軍船裡來到台灣,他心不甘情不願的離開同學和朋友,無可奈何的穿上軍服,失學成了最大的痛苦,後政工幹校開放現役軍人報考,當看到榜單上的名字,竟全身冒汗、當場哭了。

 

他在政工幹校美術組努力學習,包括劉奇偉老師的大筆揮灑、劉獅老師的按部就班,養成他日後渲染和乾筆混合的畫法,梁中銘老師的素描和速寫影響他後來的興趣和工作,李仲生老師的現代畫思維是最感新奇的課程,週末則有漫畫大師牛哥任教,兩年後下部隊服務,19651968年返校補修學分,終於完成大學藝術系畢業的心願。

 

當時軍中待遇不高,朋友勸他有機會到社會工作,他先在日月潭教師會館擔任美工,並結識住在埔里的另一半,一年後入光啟社負責電視美術和動畫製作,七年後考進台視,一手速寫插畫工夫,替早期新聞播報增色不少,1991年從任職22年的台視美工組長退休,為台灣電視新聞的演進歷程,留下美麗的貢獻和註腳。

 

九二一圖稿 紀實地震傷痕

 

退休後在埔里過著鄉居日子,四處寫生,開班授徒,也出版畫冊,並有了畫遍台灣的夢想。未料發生九二一大震,埔里受創嚴重,他安頓家小後,開始素描受損的家園,成為紀實災區的第一手資料,在新生報、聯合報陸續刊出時,引起社會廣大迴響,編成《九二一傷痕》一書,這百餘幅圖稿被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收藏,後捐給台大圖書館永久典藏。

 

盧安藝術文化公司總經理康翠敏欣賞孫少英的作品,由相識、收藏變成經紀,在傳承水彩和素描的路上,益添助力,曾與台中市政府合作推出手繪台中舊城》畫冊,成為美景與美食的嚮導,又舉辦假日「城市寫生」活動,帶領有興趣者至台中各處寫生,畫完現場就地辦展,並至多校推廣藝術美學,熱騰騰的心和精彩的講述,廣受學子歡迎。

 

孫少英隨身帶著速寫簿,成為旅遊中的好伴侶,三、五分鐘就可替對方畫個速寫像,因而結交不少朋友,出版的畫冊不只是圖畫,還用文字紀錄了他當時的心情和作畫心法,與好友相約寫生,則成了他日常的休閒生活。

 

為了畫遍台灣,多年來繞了日月潭不知多少圈,上了十趟阿里山,走訪12個台灣小鎮,踏上6個離島,還采風了12項傳統手藝,出版多本畫冊,他說:「畫台灣,如此多的畫作數量,我應是全台第一!」

 

202211月出版了他第22本書《速寫品味》,敘述了他對速寫的一些看法,包括線條是速寫的生命,用黑白灰色處理光影效果,可讓畫面展現立體厚實感,速寫完加點淡彩有淺嚐的滋味,加上濃彩則有飽和滿足感,畫得精準讓速寫成為快樂的起點,否則畫不好撕掉,心情也會受影響。

 

他的水彩也獨具特色,康翠敏形容其荷花和蘭花,結合了水彩、速描和唐宋詩詞,用渲染和留白,展現「西畫中韻」之美,尤其根莖的筆觸勁道,更可看出其深厚的書法功力。

 

養生之道 持之以恆

 

「你看我,沒一顆假牙!」孫少英笑著露出潔白的牙齒。說起平日養生,他兩餐之間不吃東西,用沖牙機潔牙,並用鹽水漱口,疫情期間也用此防疫,他曾問康翠敏,有沒有認識高露潔的朋友,可當代言,逗得康翠敏哈哈大笑,誇他有行銷頭腦。

 

他每天早上甩手六百下,下午散步一小時,數十年未曾中斷,並寫了首小詩形容:「傍晚走路早甩手,一年到頭不曾休,是否有益不知道,我已活了十個九。」人生觀就「愉快」兩字,如他的速寫一般,簡單、明快。

 

孫少英憶18歲搭軍船來台,船上有人大喊「看到台灣」時,每個人都湧上前瞧,他當時壓根不想「看到台灣」;多年後,有次從日本回來,當再聽到船上有人喊「看到台灣」時,立即興奮起來。他鄉如今是故鄉,孫少英已在這塊土地種下深深的情感。

孫少英中報PPT檔.jpg

 

刊於中報雜誌第45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子被磨的夠嗆,平仄便迷了方向

一副無詩的皮囊,鎮日裡幽幽惶惶

因你《門外》叩訪,重燃我詩魂的遠方

那裡有如膏的蜜香,和上帝慈悲的靈光

生命的如今和即將,又有了恩典和希望

雖處疫病洪荒,幸皆康健無恙

你丹青依舊勁朗,我老笛仍堪撫唱

還能用錯落有致的篇章,一起操罵那個黨

詩魂的遠方,樂事一椿

 

文:閻鳳婷 2023.1.9

圖:白君堯 2015、4、14比利時布魯日Brugge偶遇的女子

白君堯2015、4、14繪,比利時布魯日Brugge偶遇的女子.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2 Sun 2022 00:23
  • 荷情

美在心有怦然 美在情愫未宣

美在雖殘猶靚 美在依依相頷

子不語 花無言

隨人願 隨人戀

圓滿世間 無有遺憾

 

文:閻鳳婷 2022.10.1

圖:侯裕珍

S__31883540.jpg

S__31883542.jpg

S__31883543.jpg

S__31883544.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蟄了故宮的畫軸

攜千年之約

涅盤的蓮子再入輪迴

歸來已非唐宋元明

 

感此緣不負君

彌陀聲裡流光付

喜德居一隅水塘

兀自開落芬芳

 

文:閻鳳婷 2022.9.24

圖:陳正隆老師提供

 

畫家陳正隆多年前獲友人贈蓮子一枚,於自宅「喜德居」植後,花瓣有紫胭紋,姿容如唐宋古畫中出,但不知品種,後聞中國科學家曾成功培育出土千年之蓮子,花韻亦似古畫之跡,感此緣,遂將喜德居所育之蓮取名「千年之約」,並繪其姿,以誌。

34922.jpg

34921.jpg

34920.jpg

34923.jpg

34919.jpg

34924.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君王三百州,輿圖裂稿待拾收

忽聞解放驚乍耳,紅旗搖立後山頭

無人機,拋石礫,將帥噤聲兵無計

三彈齊發誇擊率,海浬中線消無跡

添軍火,吞萊劑,強索歲貢饜無底

一朝倉皇渡海避,誰憐邊聲連角起

斜陽暮雨子規泣,道阻險困鷓鴣啼

何人試手,補天裂

 

閻鳳婷 2022.9.19

圖:網路

辛棄疾.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月月月月滿樓,疫災未泯兵未休

物價飛騰望無際,溫飽難為巧婦手

恭桶無紙推免治,海味未嚐群霸歐

笑死蟾宮眾仙客,人間野趣不知愁

 

閻鳳婷2022.9.8

圖:網路

嫦娥奔月.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閻鳳婷

 

 

政治作戰學校藝術系出身的朱仲儒,花是他最常表現的主題,退役後和妻子在臺中榮民總醫院擔任志工,並在榮總成立的惠康藝廊發揮專長,讓前往就醫的病人與家屬,在等候看診時,能因藝術氛圍而有輕鬆愉悅之感,自己也因「贈人鮮花,手有餘香」,收獲了豐美的志工人生。

朱仲儒與畫作。(閻鳳婷攝).jpg

藝術心靈 父親鼓舞

 

朱仲儒民國46年出生於雲林虎尾,美國登陸月球那一年,他依著報紙上的漫畫畫了起來,父親看了,輕輕拍了他的頭,稱讚他畫得真好,父親的讚美與輕撫,鼓舞了他追尋藝術的勇氣。

 

對當時的眷村家庭來說,學畫是筆不小的負擔,好在朱仲儒一路獲師長相助。中學導師是美術老師,朱仲儒擔任學藝股長,把握機會,努力不懈,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

 

高中時,教會的長老也是美術老師,而他參加的美術社團裡,有的人擅長插圖,有的專精書法,在這樣的環境中,像海綿一般不斷吸收養份,後來在政戰藝術系招生的雲嘉考場裡,滿座的考生,他是唯一上榜的。

 

朱仲儒說:「當年如果沒入軍校,在藝術上獲益精進,後來可能去畫招牌看板了。」

 

朱仲儒師承梁又銘、梁中銘、鄧雪峰、李奇茂、陳慶稿等大師,軍旅生涯更致力推廣軍中戰鬥文藝工作,在政教文宣部門服務二十年中,參與了青溪新文藝總會的成立,對推展後備文藝、宣導全民國防等工作,功不可沒。

 

除了政戰藝術系的滋養,朱仲儒陸續畢業於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國防大學戰爭學院,軍旅期間,作品獲獎無數,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競賽」金、銀、銅像獎,「青溪文藝金環獎競賽」金、銀、銅環獎,國防部埔光美展第三名、高雄市美展優選、臺中市大墩美展優選等,國內外個展、聯展多次。

花團錦簇。(朱仲儒提供).jpg

花團錦簇 生機盎然

 

「大自然繽紛色彩令心身心愉悅,只要用心觀賞,生活裡處處可體會美的奧妙,豐盈精神內涵。」他喜歡在旅遊行腳中,欣賞各國城鄉庭園裡的花木,在陽光下生機盎然,又感動於日本有位攝影師,拍攝送人花朵時,對方發自內心歡喜的系列照片,因而畫作裡經常出現用色明艷的花花世界,希望這份快樂處處飛揚。

 

民國96年底他卸下戎裝,專職藝術創作,擔任國軍忠愛藝廊藝術總監、臺中市青溪新文藝學會評議委員、臺中市墨緣雅集畫會秘書長,並自101年起,和太太一起擔任臺中榮總志工,臺中榮總107年成立惠康藝廊時,除了無償提供作品展覽,還擔任策展人,讓醫院也能成為豐富多元的藝術展館。

 

曉園春暖 桃李芬芳

 

朱仲儒在風雨飄搖的年代投筆從戎,藝術系25期這班至今仍有一半的同學持續創作,且和老師保持聯繫,情感相當好,林木川老師、鄭正慶老師、趙明強、朱仲儒、吳瑞麟、林永福、呂玉亭、潘蓬彬共八人,8月6日至9月4日在臺中樹瓦藝術舉辦「曉園薪傳彊仕時」聯展,師生再聚話當年,場面很是溫馨。

 

畫展名「曉園薪傳彊仕時」,源自位於政戰學校中央的曉園,藝術系則恰在曉園旁;《禮記.曲禮》:「四十曰強(亦作彊),而仕。」意思是男子四十歲智力正強,志氣堅定,可以出仕。朱仲儒這班畢業至今超過四十年,目前都在各自的領域發揮所長,以此互勉。

 

遺憾的是,鄭正慶老師在畫展開幕前三天因病離世,看著牆上展著老師生前親自挑選的參展作品「老子騎牛紫氣東來」,睹畫思人,學生們追念之餘,也期勉大家在藝術成就上持之以恆,不忘初心,以報師恩。

朱仲儒作品「寧夏」。(閻鳳婷攝).jpg

快樂揮灑 無忝所生

 

朱仲儒作品中西互用、相互滋養,他認為藝術創作應從東方美學思維出發,尊重各種族文化特質,跨越東西方繪畫媒材限制,包容任何形式與技法的使用,尊重實驗性和獨創性的表現。

 

三歲小孫子受到影響,也喜塗塗抹抺,一看到他,便嚷著要畫畫,而他也從孫子自由、放鬆、愉快的筆觸裡,領會畢卡索為何窮其一生都在向孩童學習繪畫的深義,祖孫二人其樂融融。

 

和妻子在榮總擔任志工,讓他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希望未來人生的黃金20年裡,能繼續快樂的揮灑彩筆,無忝所生。

 

~刊於中報雜誌2022年第42期

朱仲儒中報檔.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