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攘擠排 機心用盡

無非為利而來

五音五色 飛影雜沓

不覺聾盲禍至

無求心自寬 有容境乃大

一溪奔萬壑 終歇後庭花

 

圖文:閻鳳婷2021.3.2

雕塑:李光裕《丘壑》

91528.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閻鳳婷

「生命是一種品嚐,在虛實、動靜、有無之間譜成樂章。」雕塑家李光裕少時從唐朝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覓得創作養份,體悟生命始於雄渾,終於流動,在涓細中收尾,不畏死亡,無有成敗,念頭一轉,又是生生不息,成了他創作中國水墨卷軸系列作品「四季」最佳註腳。

91005.jpg

李光裕作品「四季」。(閻鳳婷攝)

舞蹈與雕塑對話

 

西川淑敏舞踊知家即日起至5月31日舉辦「霍剛.李光裕雙個展」,首度發表李光裕中國水墨卷軸系列的大型屏風雕塑「四季」,呈現荷花、荷葉及蓮蓬的榮枯變化,如詩如歌亦如禪,為此檔展覽的重點作品,2月21日邀請李光裕及其在北藝大的高徒楊北辰一同舉辦講座,和與會來賓分享創作心境。

 

李光裕在欣賞西川淑敏團隊1月16日開幕茶會以「四季」為主題的經典舞蹈後,讚賞舞者在轉折拿捏、動靜快慢之間,竟然和雕塑作品氣韻一致,帶出他學生時代校運跳高以169公分破大會紀錄,秉此絕佳彈力與性別的稀有性,曾有段被鼓勵習芭蕾舞的趣事,後因出國才中斷。

 

李光裕早期曾習書法水墨,後以深厚的西方雕塑技法為基底,結合東方美學的意境,再積累接觸藏傳佛教,及一山一水又一坡的人生經歷後,作品呈現生命不同層次的感悟。「四季」雕塑初起於生命的渾厚豐美,至冬季採用大量的鏤空與留白,蕭颯淒涼,但下方卻有隻豐腴的青蛙棲在枯萎的荷葉上。

91006.jpg

李光裕作品「四季」局部。(閻鳳婷攝)

 

他認為,四季更替有如佛法裡的「成住壞空」與「息增懷誅」,而「誅法」有如世間的救命丹,解構後才有新現象發生,因而在萬物凋零中,蛙要胖胖的才好過冬,才能穩定的安身立命,迎接冬去春來。

 

西川淑敏團隊的「四季」之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展演春、夏、秋三季後,舞者穿過時光迴廊,幻化了冬季的冷冽,當主舞者再度出現時,並沒有接續展演冬季的凋零,而是直接進入再一次的春暖花開,氣韻生動,令人歡欣愉悅。

91003.jpg

李光裕(左)與楊北辰。(閻鳳婷攝)

師生情憶當年

 

師承李光裕的楊北辰,目前擔任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專任副教授,相當感謝老師至今仍持續不斷的給予關愛和提點,且教法很特別,憶及當年課堂上李光裕一進教室,不講雕塑,也不談人體解剖,只帶了張唱片「流浪者之歌」放給大家聽,還掏了數百元買零食和大家一起分享聊音樂,相當快樂。

 

楊北辰表示,老師常說「藝術是不可教的」,就像舞蹈一樣,音樂一放,勇敢扭動跳下去就對了,在現今新課綱的框架中,這種教法似已不太可能。

 

李光裕授課沒有固定的大綱,就連自己寫的札記看起來也是天天在變,且他不喜讀大塊頭的書,所以年少時在文字不多的《二十四詩品》中覓得創作養份;後喜《心經》,一字一句,每年讀來都有不同感受,至今常覺自己「越來越沒有什麼」,還會半夜打電話給楊北辰,訴說「我以前教的藝術是錯的!」藝術果真無框架。

 

玲瓏剔透的餘音

這樣的體悟,如李光裕自己所稱:「藝術家處在不同層次,有不同的生命動向,在大幻化網與實際之間,在中陰身與潛意識中,自己審判自己,不畏死亡、無有成敗、保持流動的譜成樂章。」

 

他對四季生命的感悟與期待,也猶如《牡丹亭》裡所說「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當長日將盡,繁華已落,每日上床與鞋履相別時,心中還能盪漾些許?

 

前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童元方稱許李光裕是詩人雕塑家,現場分享自己在李光裕作品中體會到的詩詞之美,如「留得枯荷聽雨聲」,有留白,有餘音,簡單又寓意豐厚,玲瓏剔透的觀照未完的生命,令人留連忘返。

91004.jpg

前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童元方。(閻鳳婷攝)

90993.jpg

因緣相聚。(閻鳳婷攝)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3 Wed 2021 00:09
  • 情味

 

藕花月影深幾許

一池繡錦

滿屏癡緒

可憐孤鳥秋風立

人凋遠

季迭替

情味斑駁盡入泥

唯有老蛙不知冷

猶抱殘葉作詩吟

 

圖文:閻鳳婷2021.2.1

雕塑:李光裕「四季」

 

四季.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搖花影深
夾岸無雜樹
悠悠忽
忘路之遠近
入了陶淵明的畫布
 
圖文:閻鳳婷2021.1.30
雕塑:李光裕「秘境」
 
秘境.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29 Fri 2021 01:51
  • 異境

我悄悄的走入山林

山林靜悄悄

除了細潺的清澗

和不肯入世的閒雲

一剎那

怕再無多餘話語

能抒噫眼前異境

這方土

幸有情蘊養大千

願來世再續前緣

 

圖文:閻鳳婷2021.1.25

水墨:鄧卜君「冷翠澗長」

冷翠澗長詩用圖.jpg

鄧卜君從中國古畫裡擷取養份,用獨特的「搓點皴」技法,展現花蓮特有的硬砂岩肌理,也把花蓮的古稱「洄瀾」納入胸中,揮出一幅幅神靈與鬼魅並存的魔幻異境,神遊其中,浮起楚辭的美麗與哀愁。

「樸方異境」鄧卜君的水墨藝想,1月23日至3月21日.采泥藝術。

鄧卜君.jpg

鄧卜君畫局部.jpg

松.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22 Fri 2021 22:32
  • 翠玉

浮一湖水絹

待風徐來

待詩新裁

待豆娘烹茶

沏一壺翠玉

共品清香

 

文:閻鳳婷20210122

圖:白君堯20090428

攝於湖北武漢鯇子湖

鯇子湖.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閻鳳婷

 

台中市西川淑敏舞踊知家慶祝成立三週年,即日起至5月31日舉辦「霍剛、李光裕雙個展」,1月16日下午3時舉辦開幕茶會,霍剛是國際幾何抽象大師,李光裕被譽為台灣當代最偉大雕塑藝術家,西川淑敏團隊特別發表以李光裕作品「四季」為主題的經典舞蹈,呈現跨界合作的人文對話。

 

知家2.jpg

 

李光裕1954年出生於高雄,早年習書法水墨,學雕塑,後接觸佛經,作品融合了東方哲學與西方技法,加上在荷花池畔的童年記憶,作品充滿禪風,此次展出作品包括「西窗」、「清供」、「母與子」、「丘壑」、「探」、「知春」、「靜思」、「翠玉」等。其中「翠玉」因荷葉造型如舞踊和服飛颺靈動,從作品背後觀之,細膩的荷葉肌理,底部還展現舞踊小步內歛的力道,令西川淑敏驚艷不已,成為首件結緣作品。

 

翠玉1.jpg

翠玉2.jpg

 

這緣份,起自華巍藝術創辦人暨總監賴慕芬的推介串連,獲采泥藝術董事長林清汶無條件支持,除了將參展作品從台北運送到舞踊知家,還包括佈展、策展及多場座談會,費用相當可觀,不僅展現二人深厚的情誼,也有著推廣藝術人文的熱忱和使命感。

 

李光裕還展出卷軸系列的「秘境」、「山音」和「四季」,有鏤空,有留白,充滿中國山水意境。其中「四季」以大型屏風表現荷、葉、蓬隨季節更迭的榮枯變化,並以不同的鍛鑄溫度技法,替盛開的荷花妝點粉色容顏,看起來如水墨渲染手法,難度極高,為李光裕最新創作,也是此次展覽的重點作品。

 

四季.jpg

秘境.jpg

 

霍剛1932年生於南京,1949年隨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來台,入李仲生畫室學習,為「東方畫會」創始會員「八大響馬」之一。1964年至義大利受「國際龐圖PUNTO運動」影響,畫風由超現實主義轉向幾何造型組構,一路堅持至今。

 

曾有人問霍剛:「你為什麼要畫這樣的東西?」霍剛回答:「我為什麼不能畫這樣的東西?」他的幾何形式看似單純,卻有著濃厚的手感,在簡單的線條裡充滿了豐富的肌理、多層次的彩度,且變化多樣,如一首雋永的詩,此次展出作品有「抽象」、「源起之13」、「源起之17」、等。

 

霍剛作品.jpg

 

西川淑敏老師是台灣獲日本西川流師範証照的第一人,成立近二百坪的舞踊知家,除了推廣西川流日本舞踊文化,近期也加入藝術展覽和講座,讓「知家」成為充滿人文知性的殿堂。

 

知家1.jpg

知家3.jpg

 

開幕茶會以座談會方式,由李光裕弟子楊北辰(現任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專任副教授)和與會來賓分享李光裕作品特色,獲熱烈迴響。楊北辰說,李光裕用西方的技法講述東方的東西,以黑畫白,以實講虛,充滿靈氣、謙遜、低調及內歛,絕對是台灣表現最精彩的雕塑家。

 

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也受邀至現場參觀,他表示,霍剛是早期的前衛藝術家,李光裕與西川淑敏都是台藝大傑出校友,各自在雕塑及舞蹈藝術上有著亮麗的表現,這檔展覽散發出的藝術光能有異曲同工之妙,也使舞踊知家開展成中部重要的藝術知家。

 

講座.jpg

 

楊北辰.jpg

這場藝術展演分送每位到場者印有霍剛抽象作品的藝術口罩,讓與會來賓感到新奇特別,益增現場藝術氣息,此由華巍藝術創辦人賴慕芬策劃執行,藝術口罩未來將在協助新住民活動的義賣會上,再度現身。

 

合照.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5 Fri 2021 14:21
  • 昇華

 

支離破碎

一無所有

慈悲從不拒絕

似一縷青煙

如一幅狂草

總有出口待你昇華

 

清供.jpg

 

圖文:閻鳳婷2021.1.15只是一點詩心

雕塑:李光裕60歲的心境作品「清供」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合中彰地區百家產業共同打造的觀光聯盟品牌「食旅中彰~午茶生活節」,14日在全國大飯店舉辦發表會,自即日起至4 月30日,民眾可透過鐵、公路「幸福雙路」串遊城鄉,在各家特色午茶餐桌上,享受悠活時光。

臺中市國際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柴俊林表示,今年午茶生活節擴大舉辦,展現「思想起、歐式午茶、田邊聚、當我們一起喝下午茶」四大風格午茶餐桌,並推薦霧峰文化、彰化食農、臺中舊城、鐵道旅行四大主題遊程,不僅整合飯店旅宿、觀光工廠、產業故事館、好禮協會、臺中驛鐵道文化園區、霧峰林家宮保第、帝國糖廠、眷村文物館等知名觀光景點外,還囊括文創基地光復新村、東勢區農會、霧峰區農會,並邀集經典小鎮的農產業者參與,以接地氣的方式,在八堡圳黑泥田邊、八卦山冒險農園、酒莊的酒與茶對話,在麥田茶席中展現特色,期待掀起中彰午茶旅行經濟的熱潮與錢潮。

交通部觀光局主任秘書林佩君表示,臺中市及彰化縣不論是自然風景、人文藝術、地方民情、農業產業,都具獨特及吸引力,在觀光局推行的10個區域觀光聯盟中,中彰區域觀光聯盟是執行成效最好的一個,此次活動邀集中彰地區指標特色午茶業者,以「時令食材」為線,串連食、宿、遊、購、行等100顆觀光產業珍珠,打造獨特的午茶氛圍,讓遊客以午茶、慢活為主題,悠閒舒適的享受。

活動期間,各特色午茶業者均推出精彩優惠,2月27日有彰化春日麥田市集,3月20日有臺中火車站月臺春天午茶市集,活動詳情請參考「食旅中彰~午茶生活節」臉書粉絲專頁。

 

圖:閻鳳婷攝

87877.jpg

87878.jpg

87880.jpg

87882.jpg

87883.jpg

87884.jpg

87885.jpg

87886.jpg

87876.jpg

87872.jpg

87873.jpg

87874.jpg

87875.jpg

 

87888.jpg

 

87879.jpg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3 Wed 2021 15:41
  • 微笑

 

捻花也可 捻葉也可

有時什麼都不捻

手指向上 手指向下

有時連手都看不到

但那慈悲總替陰鬰的人開了扇窗

若你還無法面對晨起的朝陽

西窗映入的落霞

依舊怦然心動

~閻鳳婷 2021.1.13

西窗.jpg

雕塑:李光裕「西窗」

 

文章標籤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