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用日月區隔晝夜
頭和枕卻搞不清
只因偷了夜的心
雞鳴後
夢和醒才有了分明
閻鳳婷2020.12.31
天幕用日月區隔晝夜
頭和枕卻搞不清
只因偷了夜的心
雞鳴後
夢和醒才有了分明
閻鳳婷2020.12.31
念越深 影越真 夜裡幾度起身
衾枕餘味尚存 衣補線痕猶新
藥罐閒擱在案 鞋履寂静雙併
烈烈南山 弗弗風飄
哀劬勞無以為報
處世唯秉純良 信仰不分西東
七二三蒙主恩召
放下苦擔 慈光導引歸主懷
八零四佛緣接引
無有悲喜 皇穹陵塔安自在
~閻鳳婷2020.8.7
母親2020年7月23日往生
享壽91歲
8月4日骨灰安置於皇穹陵
到臺中山城旅遊,不論是新社商圈、豐原商圈、大里商圈還是樹孝商圈,可謂各領風騷,各有其趣。
萊豬將襲,吃四隻腳的不如吃二隻腳的,吃二隻腳的不如吃一支腳的。到臺中新社看菇、識菇、採菇、吃菇,看太空包菇菇家族一家子相依相偎,甜蜜模樣真可愛,再到安妮公主香草花園品飲天然花草茶,讚嘆白冷圳工程如何造福地方鄉里,洗滌一身塵囂。
到大里中興商圈好吃好玩介紹看過來,別忘了到新地標打卡,再掛個許願卡,願所有家庭、父母、子女, 都有快樂、希望、未來。
豐原廟東商圈好吃的小吃嚐不完,而這家雖是小吃,卻一點也不含糊,來此必吃「廟東黑白切」,宜蘭當日直送鯊魚煙,新鮮到貨,野生愛玉配檸檬冬瓜露,令人驚豔,還有寶泉小月餅、義華餅行鹹蛋糕,難忘的好滋味!
逛累吃累,晚上住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推薦的安心旅宿-川賦商旅,清潔又安全。
東勢盛產水果,有「吉(柑橘)利(水梨)市(柿子)」之稱,來東勢果菜市場如入寶山,個頭大、果色美,顆顆香甜多汁,千萬不可空手而回。
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內,木雕師曾進財的作品「歲月」,底座有首奇特的詩,字會念、意會懂,才叫厲害!館內可體驗手做客家美食「新丁粄」,重溫小時候捏黏土趣味,旁邊有樟腦故事體驗館,可認識台灣樟腦發源地及當腦丁的辛苦。
吃吃喝喝就到東勢形象商圈,大碗公綿綿冰有個30人份的大碗,用手抱著容易,如能一個人吃完更不簡單!創於民國47年的阿大大眾餐館,壁上掛著己照片,盤裡承著老味道,山城風光簡樸又實在。
太平樹孝商圈充滿各式各樣的商店,宏昌寢具嫁妝生活館,傳統的婚嫁習俗用品在這都可買到,好吃的丹尼思烘焙坊,下午四點半以後進去就可能賣光了,還有老茶行、中藥行、牛排館丶咖啡館等,信步漫遊,自有一番親切悠閒。
轉至大振豐雨洋傘文創館,有導覽員解說正確的使用方式,並介紹各式開合省力、精美耐用的傘,包括設計師聯名傘、可拆解的枴杖傘、C型腕傘、全球最輕僅重100克的摺傘,還有傘面絲綢、傘柄蜜蜂造型鑲綴施華洛世奇水晶的限量手工傘,把民生用品變成工藝美學,真是傘傘動人,傘傘發光。
緊鄰火車站的臺中市中區商圈走過百年歲月,歷經幾場火災、商圈轉移、消費習慣改變等影響,雖呈落沒,但在店家努力下經營下,風華雖逝,魅力依舊!
配合新南向政策改造的東協廣場,己逐漸成為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商圈內充滿各式東南亞食品,為了慰藉思鄉之苦,東協廣場周邊可買到在臺種植的東南亞含羞草販售,可入菜入湯,有機會經過,不妨買回家下廚試試。
想養生保健,就到成功路90巷及綠川西街175巷的青草街,從民國37年成立至今,仍依傳統漢方古法製作青草茶、養肝茶,也是販售青草的集散地。
幸發亭蜜豆冰在早期咖啡廳很少的年代,是年輕人約會的好去處,你儂我儂,甜甜蜜蜜,現在有很多新口味可選,二樓空間保留了古宅鐵窗,牆上掛著許多老照片,充滿古早情味。
成功路、繼光街是臺中早期的銀樓街,許多人結婚都會到此挑選珠寶金飾,金價高漲的年代,是風風火火的交易地。
如果胃夠大,第二市場是必遊景點,小吃美食眾多,老賴紅茶、福州意麵、顏記肉包、楊媽媽立食、丁山肉丸、茂川肉丸、天天饅頭等,包你吃個過癮。市場週邊早期是臺中市有名的水果街,多販售高檔水果,目前因銷售通路及購物習購改變,雖盛況不再,仍有不少店家在此駐足。
長約800公尺電子街,是臺中最長的電子產品徒步街道,便宜又好用的產品、零件,這裡都可找到。
太陽餅是必買伴手禮,這裡有一福堂老店、太陽堂老店、新太陽堂餅店等,各家都真心實意的地把祖輩的基業及口味發揚光大,比如店內佈置古色古香的陳允寶泉,推出自1943年至今不同階段代表口味的「時光寶盒」,魏清海太陽餅設立的臺灣太陽餅博物館,可體驗手做太陽餅樂趣,還可了解太陽餅的命名由來,除了圓圓形似太陽外,另一說是日本戰敗後,在餅上蓋個紅印貌似太陽國旗,有「慶祝台灣光復、怒吃日本國旗」之意。
除了買餅吃餅,還可到天仁茶行歇歇腿,喝口好茶,再多個伴手禮回去。悠閒逛逛綠川、柳川也是不錯的選擇,整治後,成為美麗的打卡地點,白天景色怡人,夜晚用光影在川上寫詩,只待有緣人品讀。
對外籍人士來說,晨起在臺中公園打太極拳,是新鮮有趣的體驗,微風、綠蔭、鳥鳴,幾招下來,動作雖不標準,但都比劃得很愉快。轉至臺中文學館,在百年榕樹下擺設茶席,由專業茶藝老師展現泡茶功夫、講述茶知識,獲益良多,後在第五市場及一中商圈特色美食巡禮下,結束中區商圈小旅行。
參與臺中市觀旅局振興商圈小旅行中區商圈梯次的外籍人士,有來自美國加州、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印尼、越南等,活動結束後大家分享心得,都表示透過此次活動,了解臺中街道的文化,體驗臺中是個友善、安全、好玩、好吃的城市,一定會介紹親朋好友,有機會來此旅遊、工作、居住。
圖文/閻鳳婷
世人笑我癡古怪,誰解一片熱中腸。不捨老臭逐塵去,恥共新物爭賊光。
抓蟲去漆補缺損,探尋工法覓良方。待到還魂甦返日,妙手重現古色香。
喜歡蒐藏民俗文物、老家具的人大概都聽聞,台中有位手藝了得的老師傅陳麗全,壞掉的東西經過他巧手整理,不僅保留古色古香的風貌,華彩甚至更勝當年,他不僅研創了許多修復工法,對如何解決難纏的白蟻,以及是誰發明了紅眠床,也有獨到的見解,在業界贏得「家具醫生」、「骨董醫美」稱號。
驚艷老家具 情牽古物魂
陳麗全從小便對繪畫充滿興趣,高中畢業後至木器工廠學習刨具、切割等基礎木工,後念軍校,一日在青海路一家藝品店看到紅眠床及化妝台等老東西,一時驚為天人,民國76年花了一個半月的年終獎金,興沖沖的買了一卡車的老家具回家,憑著自己的手藝,進行簡單整修。
後有感於所知所學不足,83年退休後,便至職訓中心學手工榫卯工法,一番歷練後,開始對外接案,也結識許多玩民藝的同好,當時正值民藝市場蓬勃發展,有人建議可成立學會進行交流,便由他擔任創會召集人,於87年成立台中市民俗文物學會,在往後的十餘年內,舉辦了數十場精彩的展覽,其中包括自95年10月至99年10月在市政府文化迴廊創下連展40檔的輝煌紀錄,不僅代表官方對文物傳承展演活動的大力支持,也顯示會員超強的向心力。
先民留下的文物,是歷史的記憶,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陳麗全長期對古家具做調查與整理,並研創出一套經驗工法,從清洗、去漆、防蛀、木工、修補到上漆,全部採「一條龍」服務,讓文物不致因不當整修而失去古味,保住老家具的靈魂。
由於手藝精湛,名氣響亮,陳麗全曾數次受台中市政府委託,完成多項具代表性的修復案例,包括修復席德進遺世家具、孫立人故居老家具、民俗公園老火車頭等,109年還受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委託,修復陳庭詩紀念館十餘件骨董家具,致力台中市的古文物保存與維護。
六十元防白蟻入侵
在從事修復老家具之前,陳麗全曾養過紅龍魚,早期紅龍價格嬌貴,市場還舉辦選美比賽,飼養過程出了狀況,要趕快想辦法解決。他曾替翻鰓的紅龍動外科手術,用水位療法治癒失去平衡的紅龍,用趨光療法治癒眼睛向下翻白的紅龍,體會到「一理通、百理達」的道理,在修復老家具遇到物件難以處理的狀況時,用同樣的精神,研創出多個經驗工法,包括如何便宜又有效的防治令人棘手的白蟻。
白蟻是可怕的家具殺手,不知不覺就把家具吃得「斷手斷腳」,坊間流傳許多防治方法,但多治標不治本,有的找專業殺蟲公司協助,收費昂貴,一段時間之後,還可能惡夢重現。陳麗全因家中有放置硫磺粉,發現周邊的木料似乎都沒有被蟻蟲青睞,便靈機一動,拿來實驗,結果真的有效!
陳麗全說,硫磺粉可用來泡澡、泡腳,在中藥房就可買到,一包約六十元,隨手灑在地板、家具周邊,或戶外樹根與泥土交界處,雖然顏色黃黃的不怎麼好看,但蟻蟲不喜歡此味混入巢穴及食物中,經一段時日,便可解除蟲蟲危機,就算蟻蟲危害己現,也可防止蔓延擴大。
誰發明了紅眠床
曾有人問:「紅眠床是誰發明的?」有一天空閒下來,陳麗全突然想起這個問題,因他常拆解組合紅眠床,了解其結構特色,再加上翻查一些史料,他推論應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傑作。
陳麗全說,史料記載明朝天啟年間的床十分沈重,不易搬動,樣式呆板不漂亮,也很浪費木料,朱由校便自己構思改良,做出可摺疊床板、方便移動的床,床架上還有許多精美雕刻,但沒有給這個發明定一個名稱,有的只稱其為「摺疊床」,很快就流向民間、眾相仿傚,盛行於清朝,以致目前看到的紅眠床年代多是清朝或日據時期。
他指出,紅眠床分前、後床座,有三片床籬,簡單的為四柱,有床楣的為八柱,加上天掛,看似龐大,卻可隨時拆解、移動,床體可素面陽春,也可雕刻繁華秀麗,與史料記載朱由校發明的床結構特色相當符合,因而幾乎可以肯定,紅眠床就是這位被江山耽誤的木匠皇帝發明的。
修舊如舊才是真工夫
早期很多人喜歡把老東西翻修成新的,看似重生,久了總覺得透股賊光,失去歲月溫潤的痕跡。陳麗全認為,有生命的老家具經歲月淬練產生的韻味最令人著迷,多年來一直以「修舊如舊」為文物修復的最高原則,完成後還能與物主進行「對話」,如果殘忍的去皮脫殼整理,將折損老家具的靈氣,相當可惜。
丟棄便成垃圾,惜物便是惜福,對受傷不堪使用的老家具,陳麗全總有份說不出來的情感,有許多人拿老家具給他整理,過程中,他修復的不僅是物件,更重要的是療癒了後代子孫對過逝親人的懷念,睹物思親,代代相傳,如同架起與歷史文化對話的橋樑,當人類文明隨科技飛奔前進時,回首仍不忘根源來自何處。
陳麗全把家具修復當藝術品一般對待,他說:「從事老家具修復需要什麼都懂一些,包括美術概念、美學素養、文物年代、歷史背景、木工技法、漆色調配等,在既有的文化根源上,進行保存與發揚,這才是真正的文創精神,最好能讓老家具進入現代生活起居,使生活藝術化,才可長可久,希望這些經驗能給有興趣的年輕人一些參考,也希望政府珍視文物歷史保存的重要,加強文物修復人才的培養。」
感謝妻子相忍相伴
癡者,情繫於人、寄於景、抒於文、托於物。陳麗全從事文物修復二十餘載,自從他栽進這個癡人行列後,三十年來,不僅把家裡堆得亂七八糟,改變了原有的生活空間,還整天與破爛東西為伍,其妻戲稱「家似垃圾堆如山,人如街頭流浪漢」。
因妻子原本希望家中的陳設是有套白色沙發和漂亮的吧檯,四周環繞著花朵,彈著她最愛的電子琴。
陳麗全說:「非常感謝妻子大肚包容,當年學會舉辦活動,經費尚未到位時,妻子曾將定存單解約,一路相挺相忍相伴,害她少買好幾個LV,情義銘感五內。」
~刊於中報雜誌2020年10月
圖文/閻鳳婷
台中大肚山紅土因砂粒多、易滲水、塑性不佳,早期多用來種花生或燒磚塊,在地陶藝家陳金旺歷經二十年摸索改革,以高溫柴燒打破紅土無法作胎的宿命,不僅成型成器,還燒出天然泥釉獨一無二的絕色風華,艷驚兩岸。
陳金旺講陶。(閻鳳婷攝)
累積能量 蓄勢待發
生於台中梧棲鎮的陳金旺,從小學至國中都擔任班上的學藝股長,因對藝術熱愛,第一志願為大甲高中美工科,但自嘲不是塊念書的料,加上私校學費貴、念不起,又一心想上大學的他,便一步步計畫著自己的未來。
他後來至沙鹿高工機工科就讀,並參加拳擊隊成為國手,以優異的成績保送文化大學體育系。畢業後,在南部一所工專任教,一年後離開,後在家人的期待下,進入媒體圈工作,從1989年至2006年,先後任職於環球日報及中華日報。
因採訪文教新聞,陳金旺接觸許多藝術界文人雅士,後來更參與同好們成立的「石友會」,假日經常結伴到山澗溪邊覓尋奇形怪狀的石頭,回來摸索經日,從未熄滅的藝術熱情又開始躍動,一邊工作,一邊進行石雕、漆器與陶藝創作,並參加國內外比賽及展覽,蓄積多年的能量,終於在離開新聞圈後,升湧爆發。
紅土翻身 得遇知音
沙鹿鎮早期為台灣相思木炭窯重鎮,後因環境變化落沒。而大肚山紅土以往被認為屬窯燒700度左右的低溫土,砂粒多、毛細孔多、易滲水,且塑性不佳,因而多用來燒製磚塊或作釉料使用,經瓦斯或電窯一番洗禮,外觀多呈黑色。
陳金旺懷抱故鄉情與對陶藝的熱愛,強調「除非自己試過不行,不然別人說的都只當是參考!」為方便取得紅土,2010年在大肚山至高點設立第一個專業柴燒窯,和妻子攜手望著四周在日據時代即定名的窯谷溪及窯谷坪土地,決定將工作坊取名「窯谷」,以土為胎、以泥作釉,投入在地紅土創生計畫。
他將大肚山紅土送到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鶯歌館檢驗,分析其中所含成份,石英矽砂含量約70%,氯化鋁(無毒)約15%,鐵約6%,且不同地層高度的紅土,耐燒溫度也不同,而窯谷周邊的紅土耐燒溫竟然可達1250度,比宜興窯的1100度還要高,這個結果令他振奮不已。
大肚山紅土至此得遇知音,擺脫以往只能燒磚的宿命,陳金旺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將其改良燒製成茶器後,具導熱快、散熱慢優點,且因陶土含有天然岩礦,可軟化水質,使茶湯變得更甘甜,益增發酵茶及老茶韻味,加上動人的釉彩,深受陶藝及茶界喜愛,獲獎無數,曾三度拿下台灣金壺獎,2020年更以結合長石釉柴燒、漆器、金工的作品《悠遊》,榮獲國際金壺獎典藏推薦獎。
動人心魂的藍瀑。(閻鳳婷攝)
藍星藍瀑 窯谷雙絕
陳金旺的努力似乎感動了窯神,經不斷摸索改良,逐一克服了紅土塑型不易與器型滲水的問題,並用紅土泥來作漿釉,與柴窯內的落灰相結合,因緣際會下,竟燒出如梵谷名畫「星空」般閃耀的藍彩,稱為「藍星天目」,觀者無不激賞,頓時轟動兩岸。
他後來又將紅土與青瓷釉結合,燒出如瀑布奔湧而下、一瀉千里的靈動釉彩,稱為「藍瀑」,與「藍星」並稱雙絕,在柴燒界可謂前無古人。陳金旺說,就算濕度、投柴的時間、窯內升溫的曲線等條件萬事俱備,還得看窯神賞不賞臉,完全強求不來。
除了大肚山紅土,陳金旺也多方嚐試採用日月潭魚池鄉紅土、高雄田寮火山泥、七股鹽泥等,將台灣在地泥土燒製出藍、黑、石青、柿紅等繽紛色澤,並藉由銅、鐵等金屬氧化物的添加,燒製出油亮的志野茶碗、花團錦簇的長石花釉、似久浸海低被打撈上岸的「沈船系列」、古風樸拙的「鐵定系列」、潑彩填漆的「變塗系列」等,把天然泥釉似施了魔法一般,變化萬千。
古風洋溢的「鐵定系列」。(閻鳳婷攝)
雙半倒焰 精益求精
釉的厚薄、溫度高低、還原氧化、受火受熱位置不同,都會影響發色。為了減少陶胎在窯內迎火面接觸的落灰量比背火面多,因助熔性提高造成流釉沾粘嚴重的「破相」情形,陳金旺2018年改良設計出「雙半倒焰」專利柴窯,在窯內溫度不變的情形下,把迎火面從單面分散成兩面,讓陶胎受熱更均勻、流釉更精彩,也燒出獨一無二的窯谷風格。
雙半倒焰專利柴窯。(閻鳳婷攝)
陳金旺還將環保惜物觀念添入創作。有些陶人堅持「完美」,作品若出現瑕疵即予丟棄,他則想辦法挽救,如果是因破洞、流釉沾黏,或溫度不足等條件造成的小瑕疵,只要胚釉還能夠耐住二次燒的溫度洗禮,他便像個外科醫師般,細心施予手術,不僅讓器物完整,有時畫龍點睛,甚至會出現令人驚喜的意外效果。
一抹藍泉,是修補後的驚艷。(閻鳳婷攝)
多年來,陳金旺在陶藝不斷精進出彩,風格獨具,由吳德亮主編、新近完成的《中華茶器具通鑑》,網羅中港澳台作家茶器介紹,內容涵蓋陶瓷、金屬、竹器、漆器、石器等,堪稱大中華史上第一套茶器具通鑒,台灣入選62位藝術家,陳金旺位列其中,備受肯定。
發揚在地 胸懷世界
世界知名的中國建盞是紅土燒製,其含鐵量在8%至10%,大肚山紅土含鐵量為5%至6%,陳金旺希望有朝一日,大肚山紅土也能以自己的獨特魅力,像建盞一般,揚名世界。
為了發揚台灣紅土及柴燒文化,陳金旺成立「大家來講陶」社團,以專業為形象、教育為理念,讓愛陶人有彼此交流的園地。他還用締結「姐妹土」方式,強調「人親、土親、一家親」,多次受邀至中國辦展,曾任遼陽技術學院美術系、海南師大美術學院及天津美院的客座教授。
陳金旺的妻子倪淑資在退休後,夫唱婦隨,也在陶藝界嶄露頭角,暱稱「陶人兒」,窯谷的花果草木,皆來自人兒的親手種植,滿眼綠意,蜂舞蝶飛、蟲鳴鳥叫,宛如置身世外桃源,伴著窯谷朝夕及大肚山雲海,成為陳金旺最堅實的後盾。2021年,陳金旺將受邀至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辦展,展場200坪,為了這場特展,窯谷,正緊鑼密鼓升溫。
~刊於中報雜誌2020年8月
管你山頭多高 海拔多少
清純的金萱 韻長的東美
偶而老洱上門 拄拐來摻一腳
待水升溫 待茶熟醇
聊故人 憶過往
嘆當世 話不平
數算來日無多 唯願歲長月好
世路無常已慣 且惜眼下今朝
沏一壼 人生滋味
飲一盞 解寂解寥
終有一日 空杯在案
回望那桌 那椅
墨香居的一角 又見新客來到
2020/6/23 閻鳳婷
人來人去,總會想起幾張已不在的面孔
豈曰無憶?與子同社。刊名門外,飛文流采。與子同酬!
豈曰無憶?與子同門。校名中興,脩文培德。與子偕祚!
豈曰無憶?與子同曲。巾幗英雄,偉哉中華。與子偕行!
誰說無回憶?我和你同屬一詩社,門外詩刊,文采風華,與你往來同酬唱。
誰說無回憶?我和你同讀一學校,中興高中,習文修德,與你共享此福祚。
誰說無回憶?我和你同記一首曲,巾幗英雄,愛我中華,與你一起來復興。
那個村子、那所學校,我們的十七歲,老同學說,都在。
2020.01.09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出門叮添衣,返家問飽飢。
熬夜催早眠,分數莫懸念。
常記喝口水,手機忌傷眼。
節儉雖好事,勿省食糧錢。
雖無害人心,但防小人劍。
交友直諒聞,深耕種福田。
2019.5.12於母親節
圖:老二國小時繪
世人笑我癡古怪
誰解一片熱中腸
不捨老臭逐塵去
恥共新物爭賊光
抓蟲去漆補缺損
探尋工法覓良方
待到還魂甦返日
妙手重現古色香
~癡者,情繫於人、寄於景、抒於文、托於物,陳麗全師傅從事文物修復二十餘載,其妻稱「家似垃圾堆如山,人如街頭流浪漢」,敬佩二老一路相忍相伴。
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