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以前工作使然,偶而電視上的新聞,我會從不同角度分析給孩子聽,沒有標準答案,讓孩子自己思考,希望孩子不只像子貢「聞一知二」,還能進一步像顏回「聞一知十」,將來長大了,才不會流於偏激與扁狹。

 

子曰:「六十而耳順。」這句話的解釋是,到了六十歲,孔子就能知人之言,一聽對方開口,就能知曉其心中所想的事,這必需有相當的人生歷練,才能達到這個境地。

 

有個新的說法,我非常欣賞,就是「耳」這個字是多餘的,變成「六十而順」,承上文之意,孔子五十知了天命,六十就開始順天命,七十歲依此順心而為,從心所欲,不會超越應有的規範,何等瀟灑自在!

 

這是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獨到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只是這樣的解釋,在一綱多本的政策下,學生如果寫了這樣的答案,可能還是會被打個大大的X

 

孩子唸小學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老師要學生翻成白話,老二當天課本忘了帶回家,雖略知其意,但述寫困難。

 

我喜歡台灣書房出版、大陸學者沙靈娜翻譯的「唐詩三百首」,因她本身就是一位詩人,且深諳唐宋古文,譯句能掌握原詩的詩意、詩境,與眾不同,尤其她翻譯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更是深得我心:

 

「誰說兒子的心,不想報答母親的恩義?但就像細小的青草,怎麼能報答春天的太陽對它的慷慨賜予。」

 

孩子抄上去,被老師打X,並附記:「課本有答案」。

 

一綱多本,不是強調靈活嗎?怎麼變得如此僵化,教科書出版商的答案,成了不可撼動的「一言堂」,更有甚者,教材錯誤百出,卻鮮有人提出糾舉,編審大人都視而不見嗎?

 

記得有一次,國語考注音「諸葛」,老大寫「ㄓㄨ ㄍㄜˇ」,被老師打X,因為課本上寫「ㄍㄜˊ」, 我在試題旁寫了幾個小字:「姓唸ㄍㄜˇ,如:諸葛;蔓生的草念ㄍㄜˊ,如:瓜葛。」

 

老大看我在考卷上不只簽名,還附上註解,嚇出一身冷汗,膽敢挑戰標準答案!但考卷重新發下時,老師接受了我的看法,把分數還給孩子,孩子高興得不得了。

 

不是每位老師都能像這樣,在教改的大旗下,有接受其他意見的勇氣,我們的政府呢?還在鬧「三隻小豬」與「罄竹難書」的笑話,像這樣僵板、離譜、似是而非的教育制度,只會扼殺孩子的思考力,無異自掘墓穴,我想割掉孔子的「耳」, 還有得等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閻鳳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